蹄裂的母猪因四肢疼痛不喜站立而导致采食与饮水频率显著降低,进而引起生长速度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等。另一方面。母猪蹄裂的根本原因是多种营养素的缺乏,因而还会使母猪的繁殖性能降低,如发情不正常、屡配不孕、产仔数少、健仔率低、泌乳能力下降及仔猪初生重小、断奶重小,甚至过早淘汰。蹄裂的创口还会成为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等病菌长期停留的场所,易造成整个养殖场环境的感染,据粗略估算,每头存栏母猪由蹄裂造成的直接及间接损失每年可达200元以上。 1、母猪蹄裂的症状 母猪蹄裂的早期症状始于蹄甲的轻度开裂(即蹄底及蹄冠的横向或纵向开裂),继而创口扩大、出血,并受病原感染引发炎症,最终导致提前淘汰。蹄裂的母猪多表现为站立或行走时打滑、弓背、震颤、跛行等痛苦症状,为减少负重站立造成的痛苦,患猪多躺卧。但注意母猪蹄裂与口蹄疫症状的区分。前者以蹄裂、局部疼痛、卧地少动为主要特征,后者以蹄部发生水疱和糜烂为特征。同时伴有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 2、母猪蹄裂的成因 母猪蹄裂多发生于秋冬和早春季节。天气干燥、气温不稳,母猪为了适应环境变化,体表毛细血管收缩,由于营养素代谢出现异常,导致正常脂类物质分泌减少,蹄壳变得薄嫩。造成猪蹄裂的根本原因是猪机体内营养素代谢缺乏多种上皮细胞生长代谢所必需的有机元素与无机元素,其中最可能缺乏是精氨酸和脯氨酸等非配方指标性氨基酸(精氨酸的缺乏又往往与肾组织内“赖氨酸中毒” 有直接关系)、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生物素等多种维生素以及部分矿物元素。多种营养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上皮细胞组织结构上的某些化学键(如蛋白质结构的肽键等)发生断裂,并在角质化衍生过程中造成胶原蛋白结构上的缺陷,因不能维持蹄的角质层强度和硬度,蹄角质变软,极易磨损,最终会导致蹄壳龟裂、蹄横裂和脚垫裂缝。由于猪舍地面粗糙或网状产仔床摩擦导致裂缝增加,运动和摩擦下,蹄角质的裂口会出血。加上粗糙地面和网状产仔床摩擦等碰撞磨损,加重蹄裂发生,并由此造成随后可能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细菌或病毒感染,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跛行,淘汰。在实际生产中,主要由于以下因素导致母猪蹄裂。 2.1 品种因素 国内外研究表明,此病症主要发生在高度选育的瘦肉型品种和品系中,如大约克夏、长白、杜洛克和汉普夏等肢蹄纤细的猪最易患此病;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背膘薄的品种更易得此病。我国地方品种及其外来品种的杂交后代猪极少发病。国外发现生长缓慢、背膘较厚的品种发病率很低。 2.2 遗传因素 由于不同品种间的发病率有显著差异,所以此病是由于高度选育而产生的适应症。这与遗传有密切的关系。有的学者利用蹄裂、蹄底增生、偏蹄等性状分析其遗传力,其遗传力多在0.1~0.35之间,多为中等遗传力。 2.3 营养因素 饲料中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易造成蹄底裂;缺硒时可引起足变形、脱毛、关节炎等;慢性氟中毒和缺锰时。能导致蹄异常变形,而且缺锰时多是横裂;缺锌则呈蹄裂或侧裂;缺维生素D,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易发生软骨病、肢蹄不正和关节肿胀等,使种猪的肢蹄受力不均,导致裂蹄,特别是集约化密闭猪场,猪只缺乏运动和阳光照射,更易发生此病。生物素缺乏时,不能维持蹄的角质层强度和硬度,蹄壳龟裂,蹄横裂,脚垫裂缝并出血,有时有后脚痉挛、脱毛和发炎等症状。 2.4 气候因素 据调查,此病每年秋冬季节气候寒冷干燥时发病率最高,春夏季节发病率相对较低。 2.5 地面因素 在裂蹄猪群中,后肢蹄比前肢蹄发生的多。这与圈舍地面的光滑度有关。据调查, 圈面光滑适中,可见有密密麻麻的小点砂粒; 圈面过于光滑、看不见砂粒;圈面过于粗糙,易见较大砂粒,这三种类型饲养的母猪.其肢蹄软弱综合症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前者的发病率最低,后两种类型的发病率最高。在圈面结构方面,据观察,集约化限位架饲养猪的肢蹄外伤(38.37%)显著多于水泥地面散养的猪(7.14%)。水泥地面饲养猪的蹄底增生(35.75%)显著高于漏缝地板的猪(27.91%)。 |
上一篇:秋冬季节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控(二)
下一篇:深秋季节猪的10大疫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