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猪的季节性发病规律 北方猪发热性疾病发生的时间极具规律性,每年的冬春、秋冬之交均为高热病、流感等发病率较高的时候。尤其是散养猪发病高峰非常明显。而在其他季节则发病率很低。呈明显的季节规律。 二、造成季节性发病规律的原因 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造成季节性发病规律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个因素。 (一)气候因素 我国北方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1月份最冷,7月份最热,气温变化剧烈,四时和昼夜冷暖悬殊甚大。3~5月春季降水量偏少,降水日数也偏少,易发生沙尘暴;7、8、9月份是雨季,潮湿闷热;晚秋气候变化较大,早晚温差增加,特别是10月份秋冬交接时,常有强冷空气侵袭。气候的剧烈变化导致应急反应特别容易引起猪发病,发病比例上升,之后随着猪对气候环境变化的适应,发病比例下降。 (二)管理因素 由于地理气候和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了北方大多数中小型猪场的圈舍为水泥地面,夏季半封闭,冬季暧棚式全封闭。天气最热时无法干预圈舍闷热的小环境,天气最冷时严封闭造成空气流通不畅,氨气积存,对猪呼吸器官造成损害,生火取暧又耗损氧气,造成缺氧,甚至引起煤气中毒,而春秋两季的昼夜温差更不好掌控。恶劣的小环境使猪体自身消耗增加,免疫力下降,从而引起发病。 (三)饲养因素 由于猪肉价格受消费季节影响,为获取最大收入,降低饲养成本,养殖者往往会在春季降低饲料品质,减少精料饲喂量。散养户饲养的吊架子猪(饲养周期长达一至二年)更是如此,冬春季的青绿饲料更是匮乏、饲料品种极其单调,加上饲料不易觉察的霉变等原因,造成猪只消化不良,营养不良以至抗病能力降低而感染疾病。尤其是产毒霉菌污染的饲料引起的复合性霉菌毒素中毒症构成了当代中国猪群以广泛实质脏器损伤与免疫功能低下为特点的底色病。 (四)生产因素 传统的猪肉消费习惯导致了传统的生产习惯,农历的正月、七月正是猪仔出生的旺季,因而仔猪母源抗体枯竭时多数集中在3月份和9月份。而3月份和9月份正是气候反常的时候。 (五)免疫因素 而我国北方猪瘟集中免疫时间一般在3、4月份和9、10月份,因为3月份和9月份正是散养吊架子猪疫苗免疫抗体效价最低的时期。可是要免疫时却碰上猪因季节性应急反应发病从而无法使集中免疫顺利进行。猪病后继发感染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另外,疫苗和免疫规范的因素及免疫抑制的因素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我国因病死亡的猪只占猪总数的8%~10%,其中1/3是由猪瘟引起的。非典型性、温和型猪瘟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危害更是超过了典型性猪瘟,因此猪瘟至今仍是发病最多、流行最广、危害最大的猪传染病之一。” (六)疫源因素 养猪在我国历史久远,部分猪病疫源一直存在,多数中小养殖户猪舍(尤其是散养半封闭圈舍)很少采取出栏后彻底清洁并密闭熏蒸消毒的措施。而且农村还有屠宰病猪的习惯和养殖者相互窜访喂猪时不换衣服、鞋帽的习惯。虽然当前生产技术落后的散养猪比例在迅速缩小,但农家猪肉以其独特的香味很受人们的欢迎,一定还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下去。因此,病源也会长期存在下去。 以上六个方面的原因决定了北方地区猪病发生时间的规律性。但是这些季节性猪病首先是外部环境变化和病源的存在,其次是免疫抗体不足而继发感染某种疫病,甚至混合感染多种疫病。如链球菌病、猪丹毒病、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等极易混合感染。 三、季节性猪病中常发生的几种疾病 (一)猪瘟 猪瘟是高度传染性疾病,危害最大、流行最广。当前的临床症状多以非典型的温和性型为主,造成猪瘟的诊断难题。需实验室才能确诊。 1.流行特点。流行广泛,耐过猪可终生带毒、排毒。近些年以非典型性的温和性经过为主。 2.临床症状。(1)典型性猪瘟:急性型体温稽留41℃~42℃,精神沉郁,病程可持续1~2周,公猪包皮积尿、病初粪便干小,后便秘及腹泻交替进行,腹侧皮肤上有小点状出血点。慢性型消瘦、全身衰弱,便秘腹泻交替发生,颈部、腹下、耳根和四肢皮肤上有弥漫性的大小不一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耳、尾干性坏死,病程可达1个月以上,常形成“僵猪”。(2)非典型性猪瘟:母猪出现不孕、流产、产死胎、弱胎或木乃伊胎儿。新生胎儿衰弱,陆续死亡。育肥猪或无明显症状,似感冒打针即好,停针即病。 3.诊断。典型性猪瘟可根据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做出诊断。非典型性猪瘟需实验室方能确诊。 |
上一篇:近期禽流感的流行特点与防控策略
下一篇:冬季猪场猪口蹄疫防控具体操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