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猪养殖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不断加大,猪群疾病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因此,疾病的诊断和防治越发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相当一部分兽医工作者,在疾病的诊断中重视病毒性疾病,而往往忽视细菌性疾病。这就导致在使用了大量的抗病毒药物后,猪的疾病仍然没见好转。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着重介绍猪的几种常见细菌性疾病,希望在临床诊断中加以留意和重视。 一、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是由不同群的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热性传染病。猪链球菌分α型和β型,α型为草绿色链球菌,致病力较弱,β型为溶血性链球菌,致病力较强,常引起人和动物多种疾病。人类感染虽少,但是严重。人感染链球菌的直接因素为屠宰和加工病死猪,本菌对热和普通消毒药抵抗力不强。 临床上该病以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及化脓性淋巴结炎为特征。流行特点是仔猪以败血型和脑膜炎型为主,中、大猪以关节炎型为主,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传播迅速,死亡率高。 猪链球菌病的病情复杂,流行情况无特征,有的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有的还需实验室检查。该病在诊断时要和急性猪丹毒、猪瘟、猪李氏杆菌病等相区分。 二、猪巴氏杆菌病(猪肺疫) 又名猪肺疫、锁喉风或肿脖子瘟,是猪的一种急性细菌性传染病,本细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在日光和高温下立即死亡,1%火碱等消毒药可迅速将其杀死。 该病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三种。其中最急性型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咽喉及其周围组织急性炎性肿胀,高度呼吸困难;急性型是纤维素性肺炎变化,肺、胸膜的纤维蛋白渗出和粘连;慢性型症状不明显,逐渐消瘦,常伴发关节炎。 在诊断时应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特征一般可作确诊。必要时可作实验室检查,但需与猪接触性传染胸膜肺炎、猪气喘病相区别。 三、仔猪副伤寒 又名猪沙门氏杆菌病、仔猪副伤寒。引起该病的细菌能产生较强的内毒素,引起发热,中毒性休克,但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 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慢性型呈大肠发生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表现为顽固性腹泻。该病的流行无季节性,但以冬春气候寒冷多变及多雨潮湿季节发生最多,断奶后1——4月龄仔猪易发。慢性副伤寒的发病特点、症状及病理变化都比较典型,不难做出诊断,急性副伤寒与猪瘟很相似,应注意区别诊断。 四、仔猪黄痢、白痢 仔猪黄痢又名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疾病,以剧烈水泻、迅速死亡为特征。一般在出生后几小时到一周龄左右发生。临床表现为出生后先有1——2头发病,以后陆续增多以至全窝,拉黄稀粪,含气泡及未消化乳块,肛门松弛。 仔猪白痢在10——30日龄易发,在冬、春两季气温剧变、阴雨连绵或保暖不良及母猪乳汁缺乏时发病较多。一窝仔猪有一头发生后,其余的往往同时或相继发生。临床症状表现为排乳白色、灰白色或淡黄色糊状的腥臭味稀粪。 五、猪水肿病 猪水肿病(俗称红眼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内毒素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该病的流行特点是主要侵害40——60日龄的仔猪,集中发生于断奶后大吃饲料1——2周内的仔猪,往往是吃得最饱,长得最快,体质最好的猪最容易发病,而且死亡也最快。 临床症状是最急性病例常不见任何症状,突然死亡。稍长病例神差食减,体温无明显的变化,触摸敏感,腹泻。个别猪出现呕吐,典型的症状为上下眼睑红肿,严重时上、下眼睑仅见一小缝,急性病例多在发病后1-3天内死亡。但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病猪并没有明显的水肿变化。根据临床特殊症状,特征性病变即可做出初步诊断。 六、猪丹毒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发生在3个月以上的架子猪,5——8月份多发,其他季节呈散发。猪丹毒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但对消毒药的抵抗力较弱。 该病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其中急性型的主要症状是败血型变化,在临床上表现为体温升到42℃以上,1——2天后皮肤呈现红斑,大小形状不一,指压退色,病死率80-90%;亚急性型是皮肤出现疹块,颜色呈淡红色,形状不一,稍凸于皮肤表面;慢性型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背部,肩部,耳朵,蹄部和尾部形成局灶性坏死性病变。 对该病进行诊断时,要根据临床症状,流行情况和病理变化,结合疗效,一般可以确诊,但须与猪瘟、猪链球菌病、最急性猪肺疫、急性猪副伤寒等病相鉴别。 |
上一篇:仔猪水肿病的诊治(一)
下一篇: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