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是损伤蛋鸡元气最大的疫病,其特点为发病快,伤亡率高,后期产蛋很难恢复,无外在显现症状,只有突发病死鸡对应笼下方有黄白色粪便,采食量、产蛋率没有异常。最先出现在华北地区,之后推进河南、山东直至今年四月底在全国各地形成普遍现象,截至6月中旬在宁夏、银川“巡回”之后,才算结束了这次“旅行”。这场疫情淘汰了近60%的养殖量,结束了15%的养殖户的养殖生涯,对防疫、管理方面的自律性接近70%的养殖者得到了提高,并且发现在这次疫情流行中,青岛易邦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专用疫苗起到了非同凡响的作用,只要是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免疫三次以上的鸡群基本没有发病,免疫两次的鸡群发病稍显即过,免疫一次的鸡群发病程度也是比较轻微的。 1、疾病预测 对今年秋冬季节的大胆推测:蛋鸡主要流行病还是以感冒为主,因厄尔尼诺气候影响,发病起点从沿海往内陆推进。外观显现应以呼吸道为主导,且气管栓塞现象比较严重,伤亡鸡只也会是气管阻塞造成,同时会伴有肠道症状,粪便变化较为明显,采食量下降、蛋壳质地变浅变脆、产蛋率下降20%~50%,鸡只会出现死伤,大肠杆菌继发的可能性较高。产蛋高峰期的鸡只,蛋率下滑坡度大,蛋壳质量差,色泽发白;育成鸡突出肠道性反应,采食量低,生长均匀度差异较大;大日龄产蛋鸡抵抗力较强,一周时间基本能结束病程。如果病症出现,高产蛋鸡首先变换饲料配方,用麸皮替换掉部分豆粕、玉米,使蛋白均比降至12%~13%之间,石粒、贝粉降低一半,用辛凉泻下草药作辅助,周期7~8天病情结束(高致病伤亡的禽流感,不适合这套方案,仍选用饥饿疗法)。 2、治疗方案 为了更好地掌控相应的治疗方法及防控措施,减少疾病高发带来的损失。推荐方案如下: 30~55日龄:降低室内粉尘,饲料中添加一些青蒿、艾叶、薄荷、大黄等中草药,添加比例为0.1%。 55~110日龄:饮水中添加0.1%的氯化铵,连用3天,饲料中添加大黄、贯众、艾叶、薄荷等中草药,平均量配,添加比例为0.15%。 高产蛋鸡:饮水中添加0.1%的氯化铵,连用3天,饲料中把蛋白降至12%~13%,大量添加麸皮,同时把大黄、黄芪、黄柏、艾叶、薄荷加入0.15%。(草药拌料需一周时间) 运用这套方案的特点:一是蛋率恢复快,蛋质无畸形;二是愈后不反复;三是不破坏自身抗体水平;四是完全让本批次或下一批次养殖的鸡只适应同一环境,病毒自体不会发生周期性变异。 3、方案解析 方案的运用是原生态治疗模式,本着中医的调和原理。调,是指从扶正角度去把已经偏离中心的东西尽量纳入归本;和,即将多种不同的因素融入在一起,使之彼此不再发生任何冲突。如果还是停驻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一是治疗时间长;二是反复几率高;三是机体破坏力度大;四是产蛋性能低。面对多而复杂的致病因素,切不可急于截杀,这样只会把难度逐渐加大。生物体系的生存是相辅相成的,彼此相生又相克,大自然造就万物,万物间自有其生存原理。单一的克制封杀,只会让大的环境更失调,从而转行异变,多元素都会形成阻碍,得到的结果则是以失败而告终。 3.1纵向对比 用蛋鸡的流行性感冒来举例吧,发病初期虽然来势较猛,但伤亡率并不太大,对于禽类而言,自我调节的适应与同环境因素而改变生成的抗体,完全能抵御外力的侵袭。中国从事规模养殖约有二十年的历程,美国、德国则为百年以上,按时间算,国外的规模养殖时间长于中国几倍之多,但从禽流感的发病周期来说,中国远远超越了对方许多倍。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都说养殖密集、环境太差是造成养殖难度加大的直接因素。实际呢,1998年以前,养殖环境比现在强了多少?疫苗又接种几次?药物投入又有多少?关键是鸡经常发病吗?而现在呢,养殖高标准化,疫苗做的密不透风,中、西药定期保健,甚至温控的全年差比都不到2℃~3℃,就在这种养殖状态中,出现的又是什么现象?呼吸道频发,禽流感出现,药物一茬接一茬,消毒一遍又一遍,换来的是死鸡一堆又一堆,损失的票子一叠又一叠。问题又有了:为何现今养殖,喂药接近于喂料般频繁,鸡病还会出现,而且一次比一次重,一次比一次难治疗? 3.2横向对比 看一下国外,美国、德国是抗生素类药物在养殖业上首推的,使用时间要比中国久,为什么发病比例却那么低?解释就是用药合理,国外对抗生素的运用上,不论添加剂量,还是从使用的次数上,都是比较合理的。而国内,由于行业的利益、诱惑,使用的药物都是广谱抗生素并且在养殖上长期滥用,造成了现在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地步。滥用药物,不断地破坏生态平衡,使其发生了巨大的异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