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其它致病因子感染的并发:(占发病病例5-10%) 这类现象也十分常见,如鸡群发生流感病后,鸡群出现大量的呼吸道症状;发病2天后,支原体即可出现混合感染。所以在治疗这些病毒性呼吸道病的同时,一定要重视支原体的感染;否则会出现患群呼吸道症状持续不能被控制现象。 (四)滑液囊炎: 支原体(MS)垂直传播或感染鸡群后,雏鸡和青年鸡、白羽肉鸡会出现大量的鸡瘫痪;病变主要是跗关节、指趾关节肿大;肿胀部位多是正常皮肤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多呈红色炎性肿胀。此类患群很难彻底控制。 四、经典临床症状 甩鼻、咳嗽、严重呼噜,眼睛拉长变形或有气泡、指压鼻孔有黏 液;尤其是把病鸡放到耳边,可以听到腹腔内有较大的湿性呼噜声。 五、经典病变 鼻腔黏膜出血、有黏液,鼻甲骨肿胀呈柱状出血;气管内有浆液性或脓性黏液。胸前气囊起初有少量透明的泡沫呈“唾液样”,中期在腹气囊和腹腔内有大量的透明泡沫,中后期胸气囊首先出现黄色或灰白色干酪样渗出物,后期腹腔腹气囊出血有黄色干酪样渗出物。中后期极易感染大肠杆菌,然后逐步形成严重的气囊炎和纤维素性腹膜炎、肝周炎出血死亡现象。 六、预防措施 (一) 首先,做好禽舍通风换气,保持良好的湿度,防止有害气体浓度过高、灰尘飞扬。 (二)50日龄前的禽群,每接种冻干疫苗前,配合使用高效抗支原体药物饮水3-4天;建议在4-6日龄使用抗支原体药物如森隆泰环力康,净化垂直传播病源,同时防止由于环境因素引起支原体感染,达到避免首次免疫继发支原体感染或混感现象。 七、控制措施 (一)控制中的误区: 1、鸡群接种疫苗后引发呼吸道病。临床上很多养殖公司、养殖集团的兽医部门,忽视或不知道支原体是首先感染的病原;大部分放养龙头更是如此。发病后只重视病毒因素、大肠杆菌因素,或随便加上一些效果不确实的抗支原体药物。因此频繁发生气囊炎病,此误区是造成鸡气囊炎病高发、频繁的关键因素。 2、雏鸡用低效抗支原体药物、日龄大的禽群用高效抗支原体药物。其实应该在育雏期、小日龄段使用高效抗支原体药物,达到彻底控制的目的。否则会出现呼吸道症状不彻底,再次接种冻干疫苗或应激因素发生后,导致更加严重发病,发生或混感其它疾病,治愈更难,饲料利用率更低,出栏重不达标而延长饲养期。 3、支原体控制,常见疗程短,达不到彻底控制的目的。这又是引起鸡呼吸道病难控、诱发气囊炎病变发生的关键因素。 4、支原体感染机会大于大肠杆菌感染。经过研究和试验,发现首先感染鸡或其它家禽的呼吸道的病菌,是鸡毒支原体。因此在感染的前期应当控制彻底,至少在20日龄前把支原体控制彻底,最起码控制在最低限度,避免再次应激而复发加重病情。 (二)支原体病控制: 1、雏禽发生因接种疫苗、寒冷、粉尘大等环境因素应激引起的呼吸道病,建议应该配合或使用高效抗支原体药物,一个疗程4-5天。 2、雏禽尤其是白羽肉鸡,在发现呼吸道症状后,首先考虑的是使用抗流感药物、抗支原体药物,其次配合抗新城疫药物、大肠杆菌药物。 3、建议肉鸡或肉杂鸡10日龄前发生呼吸道病,控制原则是抗流感+抗支原体。11-20日龄发生呼吸道病后,控制原则:抗流感+抗支原体+抗菌;如果混感有NDV,建议抗流感药物+抗新城疫药物+抗支原体药物+抗菌药物。日龄大于20日龄鸡群发生呼吸道病,建议控制原则:两个抗流感药物+抗菌药物(或气囊炎药物)。 八、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如果能够掌握支原体病在家禽饲养过程中的发病形式和发病特点,制定合理的预防程序,将会对其危害得到有效的控制。尤其是商品肉鸡、雏鸡常发的呼吸道病和气囊炎病,与其有直接关系;如果预防及时,治疗时机得当相信对养户控制气囊炎病将是一个有力的措施。 但前提是遵循“养禽,就是养环境”这一理念,只有在管理好舍内环境的同时,配合科学合理的预防程序,就能把呼吸道病控制在最低限度。否则,呼吸道病将是你健康养殖和高效养殖的“拦路虎”。 |
上一篇:肉鸡生产主要疾病防控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羊悬吊式药浴器药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