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热应激是指在环境温度超过动物的适温区上限的影响下,因体内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导致的一系列生理与行为机能上的负面反应。高温气候,特别是持续高温高湿气候给生猪生产会带来相当严重的后果。机体抵抗力力下降、疾病增多、淘汰率与死亡率上升,生产成本提高,已成为养猪行业,尤其是规模化猪场面临的巨大挑战。全方位应对猪场热应激已成为我国南方地区规模化猪场在夏天的第一要务。 一. 热应激影响的主要方面 猪因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难以通过皮肤蒸发散热来调节体温,因此猪很不耐热。饲养实践证明,母猪最适环境温度为16~18℃。进入夏季,由于猪先天性的汗腺缺乏,对高温反应比较敏感,只有通过呼吸和排尿及不停地饮水来降低和调节体内的余热. 1、对公猪的影响: 夏季高温,公猪热应激明显,有的猪场在白天配种,对公猪损伤较大,久而久之,公猪性机能下降,加之疾病的流行,很容易影响公猪精液质量,包括精子密度、活力、畸形率等;严重的应激导致部分公猪短期内不能使用,而猪场为完成配种任务只能加大其他公猪的使用频率,当公猪使用过于频繁之后,其精液品质必然下降,受胎率也受到影响。据统计可以造成受胎率下降5—10%,胎产仔数下降1—1.5头。 总之,气温超过25℃影响公猪正常健康,超过30℃影响精子活力,在36℃维持一周,对60天后的精子活力还有很大的影响。 2、对母猪的影响: 2.1、热应激对猪繁殖系统的影响 热应激时,母猪表现为卵巢机能减退,受胎率下降、妊娠末期死胎数增加、窝重减少,甚至流产。怀孕母猪夏季容易患无名高烧、中暑等病症,严重的会导致怀孕母猪胃肠扭转而死亡;对空怀母猪可造成配种不孕或母猪返情不正常;后备母猪初情期和性成熟延迟,母猪发情推迟,隐性发情甚至不发情。 据统计,当气温达到32℃以上时母猪进行配种,大约20%的猪不孕或重复发情,流产率增加。母猪在配种后8 d和胚胎附植后的11~20 d以及妊娠后期(100d以后)遭受热应激,可发生严重的繁殖问题,夏季母猪窝产仔数和活仔数减少1~2头,母猪泌乳量降低,乳猪生长不良,成活率低,断奶仔猪体重小。 2.2、热应激对母猪采食量的影响 怀孕母猪减少采食,影响胎儿初生重。 哺乳母猪采食量减少,影响乳汁分泌。目前哺乳母猪日粮能量水平一般为12.12~12.54MJ/kg,由于夏季高温,母猪平均采食量在4.0kg左右。所以能量摄入不能满足哺乳母猪产奶的需要,整个泌乳期,母猪需动用体内的营养储备,来满足产奶的营养要求。而动用过多的体内营养储备,将导致母猪掉膘严重,影响下一胎的发情配种。 据报道,气温每升高1℃,猪采食量下降约40 g,若环境温度超出最佳温度5~10℃,则每天采食量将下降200~400 g。 2.3、热应激对母猪分娩的影响 据统计,母猪在环境温度较高的5~10月份分娩的仔猪,其仔猪死产率比环境温度较低的月份平均每窝高出0.3~0.4头,其主要原因是夏季高温造成母猪的产程延长。夏季由于高温,母猪受热应激的影响,体内分泌过多的应激激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引起子宫血管收缩,从而使到达子宫平滑肌的催产素减少,子宫肌得不到足够的氧气,造成子宫收缩的频率和强度下降,造成分娩时间延长。 同时,呼吸加快使体内大量的钙离子流失,而肌肉的收缩强度与钙离子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是密切相关的,如分娩时母猪体内含钙太低,无论是否有催产素,子宫肌肉都将不再发挥其作用,容易产下弱仔;严重缺钙时(如血钙低于每100毫升3.5毫克),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就会升高,形成肌肉痉挛,导致滞产、死胎增多,胎衣不下,产后感染机率上升;亦导致产后少乳或无乳、便秘、子宫复原推迟、产后发情推迟、返情增多等现象。 |
上一篇:我国家禽肠道细菌病的流行现状
下一篇:肉鸡生产主要疾病防控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