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俄罗斯“海龟”,又掌握了俄语同声传译这门技术,本可以轻松找一份高工资的翻译工作,但他却出人意料地接手了一家养猪场,成了新一代养猪大户;就在他毕业第二年,他就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80万元;为了养好猪,他重返校园,成了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养殖专业的在读学生。3月23日,记者专门采访了这名富有经商头脑的留学生——刘阳。 2011年,26岁的刘阳从俄罗斯国立大学同声传译专业毕业,和所有留学生一样,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是否归国的抉择。 那时的刘阳,曾和同学约定去中东做翻译,年薪10万元,然古训曰:“父母在,不远游”,父母也都盼着儿子归国,刘父是砖瓦煅造工程师,恰巧当时正在谈一个中东的项目,非常需要一个可靠的俄语翻译。是帮助家里的事业还是自己创业?在很多人眼里,这或许会是一件万分纠结的事,刘阳却立场鲜明:“主要还是希望能有自己的事业,回来先帮忙家里,然后自己当老板。” 回国后,俄罗斯海归,再加上俄语同声传译这一“技术工种”的教育背景,刘阳本也可以轻松地找到一份高工资的翻译工作,但他却出人意料地接手了一家养猪场。 关于接手养猪场的原因,刘阳回答说:“原因很多,一来是看好这个行业,中国人吃猪肉多,市场需求旺盛而且相对稳定,金华又是‘吃货’的天下;二来是我一直想做观光旅游,我觉得做观光旅游首先要有自己的特色产品,猪肉就是其中之一;三来是看到了当时的机遇,2011年生猪的肉单价只在6.5元上下浮动,处于市场低谷期,很多养猪场都支撑不下去了,选择在低谷期入市,得到收益的概率会比较大,我手里的这家养猪场当时也是这样,正准备转让,我就拿下来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精准的市场洞察力和敏锐的入市反应速度很快有了成效。就在刘阳接手养猪场后的第二年,中国猪肉价格普遍上涨,刘阳也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80万元。 留学回来去养猪,在大多数家长看来,似乎是不那么容易接受的事,况且刘家独子,但刘家父母当初面对儿子的事业选择时,却十分支持。 据刘阳介绍,刘家父母对儿子的教育和管理都很开明,“从小我爸就教育我,男孩子应该有勇有谋,不沉溺于安逸的生活,开创自己的事业。” 或许也因为刘父从小的教育和引导,从小到大,刘阳就对经商比较有想法,那一年,还是个留学生的刘阳,只身一人在俄罗斯,就和同学一起开起了网吧,率先适应了半个学生半个老板的生活角色。 专注养猪事业,重返校园,边学边做 最初接手养猪场的刘阳,虽对手边的事业满怀憧憬,但也深知自己在行业知识方面的匮乏,“不懂的可以学”,刘阳就是这么个率性的人。他拜访了周边省份的同行,结交了猪肉行业的前辈,了解到了不少实践经验,但刘阳认为,要经营好养猪场,科班专业知识也非常重要,从科学配种、科学引产、科学育仔到科学放养,每一步都可能创造肉猪养殖产业新的飞跃,科学的理论指导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1年,刘阳重返校园,开始了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新的求学生涯。一晃已经过去两年,谈到这两年的收获,刘阳说:“遇到了一帮不错的同学,帮我一起做了很多育仔方面的事,提高了种猪存活率,降低了经营风险,这是长期发展的第一步,其实经营好养猪场,人才真的特别重要。在金职院的学习经历,让我招到了优秀的员工,一起经营事业。”刚开始接手养猪场时,刘阳还什么都不懂,这个行业也不熟悉,又招不到专业的人,配种、引产、育仔、兽医都是专业的岗位,理论和经验缺一样都不行,而且养猪场的工作不可能有双休,也没有节假日,甚至没有春节,招人是很难的事,现在同学来了,好多了。 说着刘阳带记者参观了他在婺城区蒋堂的养猪场,一边走一边给记者解说他的养猪场改造情况。刘阳刚接手时,只有50多头母猪,4间土房子,刘阳根据自己在金职院学到的专业知识,加上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忙,以及资金的配合,循序渐进对养猪场做了改造。首先,为了做好防病抗病,刘阳在养猪场门口铺了消毒石,并且一般情况下,任何车辆都不准进入养猪场,又陆续盖了5排水泥瓦房,引进新猪品种,还给每排瓦房配备了吹风机以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又在猪圈中放置了隔离板,以防止出现病猪交叉感染引起大面积死亡造成的损失,此外,在养猪场的产房里,记者还看到每只可爱的初生小猪都有独立的婴儿窝,下面是电热板,旁边还有保温灯,就算在春寒料峭之时,小猪也不会感冒。据说再过几天,这批小猪就要被带去打耳牌,也就是有了正式的“身份证”。兽医会给每头小猪建立专门的成长档案,记录生长发育状况,陆续给小猪注射疫苗,再定期给它们喂食“保健品”,六个月后成年猪便可进入肉猪交易市场。 |
上一篇:刘畅:如何才能做比较好的传承者
下一篇:周丽娜:漂亮幼师转行当“猪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