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份以来,我国多个省份养羊户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养羊户和兽医人员的防控能力和水平,科学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记者采访了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总兽医师王志亮研究员。 问:什么是小反刍兽疫,有什么危害? 答: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小反刍兽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绵羊、野生小反刍兽的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小反刍兽疫病毒不感染人,不属于人畜共患病。 小反刍兽疫首次发现于西非的科特迪瓦(象牙海岸),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及赤道以北的非洲国家,近年来,几乎遍及所有中东、西亚、南亚国家,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均呈地方性流行。2007年我国在西藏首次发现小反刍兽疫,2013年末该病又出现于新疆,随后传入内地多省,对我国养羊业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山羊和绵羊是该病的自然宿主,山羊比绵羊更易感,临床症状更严重。岩羊、野山羊、盘羊等野生小反刍动物和亚洲水牛、骆驼等可感染发病。可引起呼吸困难、腹泻、流产,甚至死亡。易感羊群发病率通常达60%以上,病死率可达50%以上。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雨季节和干燥寒冷季节多发。潜伏期一般为4~6天,短的1~2天,长者10天,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最长潜伏期为21天。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国家动物疫病中长期防治规划(2012~2020年)》明确规定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 问:小反刍兽疫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答:山羊临床症状比较典型,绵羊一般较轻微。根据症状可分为温和型、标准型和急性型。温和型:症状轻微,发热,类似感冒症状。标准型:发热,体温可达40℃~41℃,持续3~8天,口鼻分泌物严重增加,腹泻严重,有时有口腔溃疡;有时表现支气管肺炎,类似羊支原体肺炎;怀孕母羊可发生流产。急性型:较少发生,急性死亡,感染后1~2天内死亡。 成年牛多呈亚临床感染,可产生抗体;犊牛在营养和环境差的情况下,偶有发病。 问:近期国内小反刍兽疫是由国外传入的吗? 答: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对引发近期疫情的病毒进行了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小反刍兽疫病毒流行株与西藏株同源性为96.1%,与巴基斯坦2010年流行株为98%,与塔吉克斯坦2004年流行株为97.3%。近年来,与我国新疆接壤的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多次发生疫情。我们分析,引发此次疫情的病原由境外传入的可能性很大。 问:小反刍兽疫的感染和传播途径有哪些? 答:小反刍兽疫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传播方式主要是接触传播,可通过与病羊直接接触传播,病羊的唾液、鼻液、粪尿等分泌物和排泄物可含有大量的病毒,与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衣物、工具、垫料、圈舍和牧场等接触也可发生间接传播,在养殖密度较高的羊群也会发生近距离的气溶胶传播。 问:养殖户应如何防范小反刍兽疫? 答:一是把好“入场关”,确保引进羊只无疫。引进羊只时,要搞清楚羊只的来源和背景,不要购买没有检疫证明的羊只。羊只调入后,至少要隔离观察1个月,确认健康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 二是把好“管理关”,提高养殖场所生物安全水平。要在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指导下,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加强防疫管理。做好相关场所及设施设备的清洗消毒工作。人员和运输工具进场时,要进行彻底消毒。羊群转场、放牧时,要防止交叉感染。 三是把好“防疫关”,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在农业部批准实施免疫的地区,要在当地兽医部门的指导下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小反刍兽疫可防可控,广大养殖户只要切实把好上述“三关”,就可最大限度地预防小反刍兽疫。 问:发现疑似小反刍兽疫病畜后,养殖户该怎么办? 答:发现疑似小反刍兽疫患病动物后,养殖户应立即隔离疑似患病动物,限制其移动,加强消毒,并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小反刍兽疫是病毒性传染病,不允许治疗。按照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要求,对感染羊只及同群羊必须采取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等处置措施。我要特别强调,严禁私自出售或处理病死动物,否则将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 |
上一篇:神经症状传染性牛病的临床鉴别诊断
下一篇:猪圆环病毒病防治的新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