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业严格意义上是一个以自然学科为基础的生产性行业,基于此,学术研究、产品研发必然成为行业发展的驱动力,并且学术思想、研究水平也将代表一个行业先进与否的的标杆。 养猪业严格意义上是一个以自然学科为基础的生产性行业,基于此,学术研究、产品研发必然成为行业发展的驱动力,并且学术思想、研究水平也将代表一个行业先进与否的的标杆。可以说,养猪产业快速发展的10年,虽然发展处于粗放阶段,但就科研水平而言,取得了让人惊奇的成绩,国内外产品品质的差异性逐渐缩小,甚至在某些领域的研究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虽然养猪环境日益恶化,但也正是如此,才需要从学术思想上根本性解决养猪产业的困惑。为此,爱猪网根据科研水平、产业贡献、研发方向,选出了6位养猪业的学术领袖,希望通过他们的研究成果、研究方向以及学术智慧,让我们增强对养猪行业未来健康发展的信心。 李德发入选理由: 从李德发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这个事件来看,至少可以佐证两点。其一,李德发在学术上所从事的猪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与养猪和饲料业的发展相关性较强,如果一个学者所从事的研究不符合行业所需,是不可能获得这个科学界引以为豪的院士学位的。其二,李德发对猪营养与饲料的研究成果必定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对养猪生产过程中如何最大化发挥饲料营养价值起到了实际指导和促进作用。李德发倡导将营养学与工艺学两者结合,认为这是促进饲料工业发展的最主要领域之一,为促进饲料工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从养猪行业的层面上讲,饲料成本在养猪生产成本中占60-70%,是主要成本,如何通过饲料工艺的发展提高饲料利用率、将饲料营养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成为了决定养猪生产效益的其中一个关键点。所以,李德发对猪营养与饲料的研究对于饲料业、对于养猪业而言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印遇龙入选理由: 与李德发同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还有印遇龙。印遇龙目前任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畜牧健康养殖中心主任,长期从事“猪氨基酸营养代谢与调控”的研究。印遇龙在学术上的贡献颇多,仅其主持完成的“猪饲料养分回肠末端消化率及有效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项目就为社会与行业创造了上亿元效益。除此之外,印遇龙一直着力于健康养殖和绿色添加的研究,致力于让消费者吃得更安全、更健康。 印遇龙自己也在多个场合表示过,如何让猪吃下去的饲料最大程度转化为动物蛋白,如何让不打抗生素的绿色猪肉出现在百姓餐桌上,是他最关心的问题。这一两年以来,抗生素滥用于养猪业的现象受到热议,如何开发出更绿色的添加剂用于取代抗生素是行业共同关注的问题。所以,印遇龙的研究课题以及他的主张为绿色养殖、安全猪肉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李宁入选理由: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当中,李宁是少有的较为年轻的一位院士。从独立自主完成首例体细胞克隆猪开始,李宁对转基因技术在生猪育种上的应用带来了启蒙价值,到联合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完成并掌握种猪全基因组选育技术,则真正掌握了生猪育种的关键前沿技术,对加快种猪新品种的培育、对生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 实际上,早在前几年,李宁就认准了动物转基因克隆技术的价值,认为这是使我国畜牧业变成高回报产业的重要途径,事实证明,李宁的这一想法正在逐步实现。对于地方猪的保种和育种,李宁提倡接纳遗传学、基因学和社会计算研究学的最新成果,用以完善地方种猪基因组。在当前中国的种猪市场上,随着人的消费需求的变化,地方种猪也逐渐迎来了发展良机。而李宁所主导的克隆技术对于地方猪的性能延续和优势发掘而言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