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关注企业文化 禽药生产或经营企业能否将家禽养殖企业的文化进行有效融合、互通,尤其是社会责任感、企业价值观的无障碍互通,则是消除禽药宣传、推广和使用过程中因企业文化不同而带来的社会价值、企业使命的差异的最有效策略。俗话说“好马配好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龙蛇相配钻草洞”。一流的养殖企业选用一流禽药生产企业生产的一流产品,具有共同或相近的社会价值观的企业才更能获得社会尊重,相互比翼而生,共生共荣。就企业与企业而言,所有“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攀龙附凤”的互相依存关系的强弱组合,无疑是强者变弱、弱者更弱,倒不如一步一个脚印选择“门当户对”。应当承认,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会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甚至严重缺陷。就像“人无完人”一样,真正在战略和策略层面做得无懈可击的企业是不存在的,因为有些不足是与某些成功与生俱来的,就像一个人做手术会破坏皮肤的完美一样。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能“两全其害取其轻”而已。俗话说“病生在自己心里”,从某个层面上来说,对企业真正了解的可能还是企业自己。有优势肯定首先要发挥优势,而当“形成真正的创新能力”的风险太大或者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企业的稳步发展当然是首选的明智之举。 3.“以人为本”谋发展 德鲁克在《明天的蓝图》(1959)一书中对知识工人的定义是:使用并发展相关的知识用于完成一个目标,并以此谋生的人为知识工人。由此对照,中国家禽产业的出口比重与禽业大国严重不对称,中国禽药的出口也少之又少,个中缘由固然很多,但最核心的或许应当理解为我们的知识工人严重匮乏。在行业准入的规定里,中国兽药GMP对工人的要求仅仅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对质检员的要求是具有中专以上学历,都要求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在家禽养殖工厂内对一线工人几乎没有系统的要求。现实实践中,一线工人则很少将家禽养殖或兽药生产或家禽保健服务作为谋生的基础,更遑论将其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 史玉柱曾经这样总结:“一个企业成功有三个要素,一是好产品,二是好策划,三是好队伍”。中国禽药市场,好的产品可以找甚至可以发明,好的策划可以找“外脑”,而好的团队想挖都难。对于中小企业想要发展,就必须形成在企业自身文化熏陶下构建企业自己的核心团队,形成核心团队无非是事业和金钱,发展初期多用事业和情感留住人才,等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可以在物质上给予更多的奖励,制订有竞争力的薪酬系统,同时考虑给予那些骨干人员一定分额的股份。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的人才储备就好比是拳头,人才资源越丰富,搭配越合理,实战能力越强,打出去的拳头就越厉害。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养殖客户尤其是规模化养殖场客户喜欢用国外兽药产品?而且同质同类的兽药产品无论多贵也要用国外的?表面上看,可能是产品技术含量问题,也可能是产品质量问题,但从根本上来看:多数情况下是诚信问题,企业的价值观问题。中国许多兽药企业没有诚信,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有得甚至欺骗客户;产品质量很差,市场上伪劣产品盛行;企业产品研发不舍得投入,只会粗糙模仿;技术服务工作滞后,不能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同行恶性竞争--这样的兽药企业被市场淘汰是早晚的事。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企业文化建设,尤其是中国兽药企业应当全面思考“实现做企业赚钱的道义”。 |
上一篇:2014中国动保市场将继续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