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养动物病

兔粘液瘤病的防治

日期:12-25 作者:阳光畜牧网- 小 + 大

    兔粘液瘤病是由兔粘液瘤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本病以全身皮下,尤其是颜面部及耳根皮下发生粘液瘤性肿胀和水肿为特征。本病病死率很高,有时可毁灭整个兔群。
    【病原】兔粘液瘤病毒属于痘病毒科兔痘病毒属。病毒粒子大小为280纳米x230纳米,呈砖状,为有囊膜的DNA病毒。本病毒具有许多毒株,代表毒株有加州毒株、南美毒株及欧洲毒株,每个毒株之间在毒力和抵抗力方面有差异。由于毒株之间的毒力不同,所产生的痘样病灶及蚀斑也不明显。本病毒具有8种以上的抗原成分,并与兔纤维瘤病毒有共同抗原,可发生交叉反应。
    【诊断要点】流行特点病毒主要存在于病兔全身各处的体液、脏器及病变部皮肤的渗出液中。因此,病兔及慢性感染兔为主要的传染源。主要的传播方式是直接与病兔接触,或与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及用具接触而感染。节肢动物如蚊、蚤、刺蝇、虱、疥蜡等都可机械传播本病。在自然条件下,本病只侵害野兔科的动物。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蚊虫大量孽生的季节和潮湿的地区多见。在冬季蚤类是主要传播媒介,病毒在兔蚤体内能存活105天以上。
    【症状】本病的潜伏期为2-8天。最急性病例呈现耳聋,体温升高至42cC,眼睑水肿,48小时内死亡,死前大脑抑制。多数病例在发病后5一7天出现眼睑水肿而下垂,肛门、生殖器、口和鼻孔周围发炎、水肿。由于皮下组织的粘液性水肿,头部呈“狮子头”特征。在9一10天出现皮肤出血的死前惊厥。少数活到10天以上的兔则出现脓性眼结膜炎和耳根部水肿等症状。病理变化剖检见皮肤肿瘤和皮肤以及皮下组织显著水肿,特别是颜面部和天然孔周围的水肿。皮肤出血,脾脏肿大,淋巴结肿大、出血,心内外膜有出血点,胃肠道粘膜下有淤血或淤血斑。
    监测与诊断(1)包涵体检查。以病变组织作触片或切片,用姬姆萨液染色,镜检可在胞浆内见到紫色的嗜酸性包涵体。(2)动物接种。无菌采取病料研磨后作5倍稀释,离心,取上清液,每只仔兔皮下接种0.5-1毫升,1周内,接种部位出现典型的病理变化,在病变组织细胞浆中可检出包涵体,即可诊断。(3)病毒学诊断。无菌采取病料制成悬液,接种于8一11日龄的鸡胚绒毛尿囊膜上,每胚0.1一0.2毫升,3790孵育4一6天,鸡胚死亡,死胚除绒毛膜上产生特征性的痘样病例外,胚体头部及颈部发生水肿。类症鉴别本病应注意与兔出血症和兔痘的区别。
    【控制措施】严格控制传播媒介,消灭各种吸血昆虫,坚持兽医卫生消毒制度。定期接种灭活疫苗可防制本病的发生。发生疫情时,要坚决采取扑杀病兔,烧毁尸体,封锁现场,彻底消毒等措施。对假定健康群,立即用灭活苗进行紧急接种,以控制疫病的蔓延。

上一篇:一例兔水泡性口炎的诊治

下一篇:毛皮动物白鼻子病的症状与治疗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