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战略

副猪嗜血杆菌病研究进展

日期:07-11 作者:阳光畜牧网- 小 + 大


  5.2分子生物学诊断
  5.2.1 PCR方法 0liveira等(2001)建立了一种能直接鉴定病料中副猪嗜血杆菌的PCR方法,其敏感性达100 CFU/mL。而且,可用于检测已灭活的病菌。然而,该方法对吲哚放线杆菌呈弱阳性反应。因为吲哚放线杆菌是上呼吸道中的常在菌,Oliveira推荐该方法只用于检测呼吸道以外的副猪嗜血杆菌。Turni等(2007)比较了Hps检测方法的采样点,应用PCR检测时,对血清4型的菌株较好的分离位点是胸膜液、胸腔纤维蛋白渗出物、肺脏和心包液;对于血清12型的菌株,较好的分离位点是肺脏、心血、受侵袭的关节和大脑。
  5.2.2 杂交方法 Jung等(2004)用原位杂交在自然感染猪检测Hps,选择了20头发病猪,用PCR扩增16S rRNA产生821 bp的DNA片段作为探针,用非放射性的地高辛标记探针,将肺脏、心脏、脾脏和肝脏等组织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后检测杂交信号,发现鉴定含副猪嗜血杆菌的细胞类型有时比较困难,但观察HE染色的相邻部分可以确定阳性细胞,包括含Hps的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细胞,该法具有病理观察和病原检测的双重作用。
  6、防治
  用Hps对此菌血清阳性猪进行试验感染非常困难,表明体液免疫在预防该病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免疫接种可能是防治此病的良好方法。由于Hps血清型众多,且当前对保护性抗原和毒力因子的认识不够深刻,不可能有一种灭活苗同时对所有致病株产生交叉保护力。Miniats等(1991)比较了SPF猪场中商品疫苗和自家疫苗的应用,结果表明临床分离株的自家疫苗可有效减少该猪场的发病率。
  对于副猪嗜血杆菌病来说,母源抗体和天然形成的免疫力是控制疾病过程的关键因素。预先让猪接触无毒力的Hps菌株,可加强其对后来的有毒菌株刺激的抵抗力,母猪接种后可对4周龄以内的仔猪产生保护性免疫力,而在这个阶段再用含有同一血清型的灭活疫苗可对断奶后的仔猪产生保护力。
  副猪嗜血杆菌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应立即采用非经肠途径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对整个猪群进行药物治疗,而不只是对出现症状的猪用药。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及违规治疗使得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所以在选择抗生素治疗时要根据各个猪场的耐药情况进行。
  7、展望
  随着世界养猪业的发展,该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影响养猪业的典型细菌性疾病。近年来,由副猪嗜血杆菌所引起的猪群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在中国各地屡有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的血清型复杂,而且在临床诊断易与猪链球菌病、支原体性肺炎和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疾病相混淆。虽然最近在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流行病学和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许多重要的领域还有待深入研究。确定和描述可能的毒力因子,阐述获得保护性免疫的机制,建立一种灵敏度高、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以及研制广谱的疫苗等都是副猪嗜血杆菌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领域。

上一篇:新时代兽医应弥补哪些缺失?

下一篇:重视建立重大疫情的“防火墙”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