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兽医

超级病菌的粗浅认识

日期:05-28 作者:阳光畜牧网- 小 + 大

 
    大肠杆菌0 157:H7血清型属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自1982年在美国首先发现以来,包括我国等许多国家都有报道,且日见增加。日本近年来因食物污染该菌导致的数起大暴发,格外引人注目。在美国和加拿大通常分离的肠道致病菌中,目前它已排在第二或第三位。大肠杆菌O 157:H7引起肠出血性腹泻,约2%~7%的病人会发展成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儿童与老人最容易出现后一种情况。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污染饮水、食品、娱乐水体引起疾病暴发流行,病情严重者,可危急生命。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 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0.5×1~3微米。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芽孢。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婴儿出生后即随哺乳进入肠道,与人终身相伴,其代谢活动能抑制肠道内分解蛋白质的微生物生长,减少蛋白质分解产物对人体的危害,还能合成维生素B和K,以及有杀菌作用的大肠杆菌素。正常栖居条件下不致病。但若进入胆囊、膀胱等处可引起炎症。在肠道中大量繁殖,几占粪便干重的1/3。兼性厌氧菌。在环境卫生不良的情况下,常随粪便散布在周围环境中。若在水和食品中检出此菌,可认为是被粪便污染的指标,从而可能有肠道病原菌的存在。因此,大肠菌群数(或大肠菌值)常作为饮水和食物(或药物)的卫生学标准。(国家规定,每升饮用水中大肠杆菌数不应超过3个)大肠杆菌的抗原成分复杂,可分为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表面抗原(K),后者有抗机体吞噬和抗补体的能力。根据菌体抗原的不同,可将大肠杆菌分为150多型,其中有16个血清型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常引起流行性婴儿腹泄和成人肋膜炎。大肠杆菌是研究微生物遗传的重要材料,如局限性转导就是1954年在大肠杆菌K12菌株中发现的。莱德伯格(Lederberg)采用两株大肠杆菌的营养缺陷型进行实验,奠定了研究细菌接合方法学上的基础,以及基因工程的研究。 
    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主要寄生在大肠内。它侵入人体一些部位时,可引起感染,如腹膜炎、胆囊炎、膀胱炎及腹泻等。人在感染大肠杆菌后的症状为胃痛、呕吐、腹泻和发热。感染可能是致命性的,尤其是对孩子及老人。
    大肠细菌(E. coli)为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代表菌。一般多不致病,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强,引起腹泻,统称致病性大肠杆菌。
    该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55℃经60分钟或60℃加热15分钟仍有部分细菌存活。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久。胆盐、煌绿等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磺胺类、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但易耐药,是由带有R因子的质粒转移而获得的。
    6、沙门氏杆菌
    病原性肠道细菌的一个属,包括肠伤寒杆菌。在形态上和生理上都极似大肠杆菌,但为了医学上的方便,仅从细菌抗原的构成上,根据而考夫曼(F.Kauffmann)等(1934)提出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属。但它和大肠杆菌,特别是与病原性的副大肠杆菌(Paracolon)、巴氏杆菌及痢疾杆菌等具有共同的抗原成分,区别并不明显。沙门氏杆菌是(1—3)×(0.5—0.8)微米的杆菌,除几个例外,多具有周生鞭毛可进行活泼的运动。革兰氏阴性,不形成芽孢,物质代谢依其种类而显示同型乳酸发酵和大肠杆菌型的中间型,碳水化合物的利用一般不良。不利用乳糖和蔗糖,不形成吲哚、乙酰甲醇(acetyl me-thylcarbinol),能产生H2S。该菌在普通肉胨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必需营养的界限不高,虽然有不少是原养型(prototroph)的,但不能自由生活,都是作为动物(从人至鸟)的寄生菌而被发现的。用热或酒精处理后调查结果表明,菌体抗原(O抗原),是由2—4成分的组合构成(用Ⅰ,Ⅱ,Ⅲ表示),处理前的鞭毛抗原(H抗原)因各种菌大抵是呈二种不同类型的相(phase)而生长,称为第一相和第二相。对沙门氏杆菌O抗原成分的化学研究,证明是由多糖构成的。这种多糖以半乳糖、甘露糖和鼠李糖的重复单位为基本结构。毒素与其它肠道细菌的情况一样,是内毒素,鼷鼠致死量约为0.5毫克左右,是一种多糖磷脂质的复合体。鸟、人、猪对许多菌都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症状上与肠伤寒、副伤寒、食物中毒(主要是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一样,有各种不同的程度。治疗上氯霉素最有效。
    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是一大群寄生于人类和动物肠道内生化反应和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统称为沙门氏杆菌。1880年Eberth首先发现伤寒杆菌,1885年Salmon分离到猪霍乱杆菌,由于Salmon发现本属细菌的时间较早,在研究中的贡献较大,遂定名为沙门氏菌属。目前至少有67种O抗原和2000个以上血清型,所致疾病称沙门氏菌病。根据其对宿主的致病性,可分为三类:①对人致病;②对人和动物均致病;③对动物致病。
    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沙门氏菌有:伤寒沙门氏菌(S.typhi),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S.paratyphiA、B、C),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猪霍乱沙门氏菌(S.choleraesuis),肠炎沙门氏菌(S.enteritidis)等十余种。一般可简称伤寒杆菌,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鼠伤寒杆菌,猪霍乱杆菌,肠炎杆菌。

上一篇:绦虫五大类解析

下一篇:使用发酵床养猪时易引起的疾病的分析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