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研究区域性成功养殖模式,推进标准化养殖进程。养兔发达国家的生产效率是我国的2倍或2倍以上,这里不仅包括一个劳动力的饲养量,还包括一只基础母兔的年贡献商品兔数量。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结合中国不同区域典型经验和成功案例,对国外技术进行风土化改造,形成中国特色的区域性标准化养殖模式,在适宜地区推广。 3.强化饲料质量,注重饲料安全。直言不讳地讲,我国家兔饲料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营养指标、制粒工艺、原料质量、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兔业的健康发展与饲料业息息相关,无论是从兔业发展角度,还是从饲料行业自身的发展来讲,都应该强化饲料质量,注意饲料的安全性。鉴于家兔消化系统的脆弱性,家兔饲料的质量标准要高于其他畜禽,这是从事家兔饲料行业人员应该注意的。 4.加速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促进饲料产业化进程。我曾经说过,家兔是一种善良的动物,养兔业是一种和谐行业:不与人争粮,不与猪鸡争料,不与牛羊争草。发展中国兔业,要开发非常规饲料资源。我国非常规饲料资源丰富,尤其是粗饲料资源分布广、产量大。但是,目前的利用率很低。尤其是作物秸秆,收获前后霉菌污染严重,限制其利用。目前我国粗饲料加工能力有限,尚未形成产业,这是今后开发的重点。 5.加强饲料营养价值的评价和家兔营养需要量的研究。我国没有自己的饲料营养价值表,也没有统一的饲养标准。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和国家行业科技项目正在委托相关专家从事这些方面的研究,2013年可望有所突破。 6.加强科技攻关,重大疾病控制实现突破。疾病是养兔业的大敌,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针对我国家兔的多发性疾病,研究出更加简便实用的“傻瓜”技术或物化产品,是养兔者所期待的。高效疫苗的开发,众望已久。 7.加强市场动态研究,引导兔业健康发展。中国兔业是老百姓的事业,养兔怎样赚钱?取决于养殖技术和市场价格。多年来,兔业受到的打击,来自市场比来自技术的还多。因此,加强市场动态研究,对于引导农民适时进行养殖规模和饲养方向的调整,是非常必要的。以往我们在这一方面有所欠缺,以后应该强化。 8.加强技术普及力度,扩大技术普及途径。以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为主的专家在家兔技术的普及推广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普及面积不足、深度不够、途径单一的问题影响力大大降低。2013年应该在技术培训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如:在全国重点产区设立培训学校,定期或不定期派一流专家授课;对不同层次的从业人员,举办高、中、低等不同类型的培训;面对面现场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电视讲座与报纸杂志平面媒体相结合等多种途径培训,以加速技术的扩散及技术成果的转化,提高我国兔业的科技含量及兔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9.适应市场规律,调整繁育生产。对于獭兔而言,有明显的季节性销售旺季。一般规律,每年年初和年末皮张价格偏高,而漫长的春夏至中秋之前比较疲软。而人们将獭兔繁殖的重点放在了春季。如果这样,春天繁殖的小兔夏季销售,兔子尽管不错,但价格不高。由于獭兔出栏时间在4.5月龄~5.5月龄(严格意义上应该在5个月以上),因此,安排在全年繁殖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在夏季繁殖,冬季出售。如果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重视兔舍的防暑降温设计,保证夏季兔舍温度控制在适度范围(28℃以下,最高不超过30℃)。否则,夏季繁殖难以高效。 |
上一篇:H7N9对肉鸽行业影响调查
下一篇:貉子的经济养殖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