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玉米收购 受2011年12月中旬国家下发文件、安排部署临时存储玉米收储工作的政策提振,国内玉米市场购销逐渐转活,企业收购趋于积极。第一季度,国储企业积极入市收购,不断刷新收购价格;深加工及饲料企业由于节日期间的消耗,也开始积极备库活动;贸易商也加紧收购步伐,为增加收购量,不断提高收购价格。 而进入4、5月份,由于农村玉米上量增加、国家进口数量激增、小麦替代有增无减及市场进入去库存阶段的影响,国内玉米价格开始逐步回调,行情趋弱运行,各个用粮主体收购信心下降,由前期的积极转为谨慎,部分中小型贸易商已停止收购,饲料企业采购意愿减弱,深加工企业进行高强度备货后也放缓收购,收购数量明显减少。 据国家粮食局数据统计,截至4月30日,国内玉米主产区已经累计收购2011年新产玉米7706万吨,由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甘肃等11个玉米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共同完成。其中,国有粮食企业已经收购1899.6万吨,占收购总量的25%。 6、7月份随着产区余粮的逐步消耗见底,持粮主体看涨预期强烈,东北及华北玉米行情均呈上行趋势运行,尤其是优质粮源价格坚挺。8、9月份为市场玉米断档期,但由于临近新粮上市,东北产区粮源紧张整体平稳局部坚挺,华北产区企业持粮待涨心理松动,推陈纳新、滕仓并库行为增多,于早熟品种玉米已经开始少量上市供应市场,在供应压力较大及市场需求疲软的大背景下,陈粮价格逐渐回调。 自10月份随着东北华北产区新季玉米逐渐收割上市,新一轮收购活动也拉开帷幕,由于华北黄淮玉米上市较早,同时品质较上一年度大幅提升,大受南方销区企业的青睐,市场购销活跃,而东北玉米受收获期持续降雨影响上市进度放缓,至11月中上旬左右玉米开始大量上市,收购主体才逐步增多,价格平开震荡上行。 为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生产积极性,稳定市场价格,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2012年国家继续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自治区)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11月15日,国家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2012年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粮调〔2012〕212号),明确指出,此次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格(国标三等质量标准,下同)为:内蒙古、辽宁1.07元/斤,吉林1.06元/斤,黑龙江1.05元/斤;相邻等级之间差价按每市斤0.02元掌握。对实际水分含量高于标准规定的玉米,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每高0.5个百分点扣量0.825%;低于或高于不足0.5个百分点的,不计增扣量。 12月份国家继续出台政策,放宽临储玉米收购标准,允许高热损伤的玉米进入国储,高水分粮得以烘干入库。自国家出台此政策后,12月下旬临储收购进度有所加速,收购量大幅增加。据国家粮食局公布的最新玉米收购进度显示,主产区秋粮收购进入高峰,收购进度与上年同期持平略增。截至12月20日,山东、辽宁等11个玉米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已经合计收购2012年产玉米2532.2万吨,比上年同期多收100万吨。 随着东北产区临储收购数量逐渐上量,加之用粮企业备货时期临近,预计春节前国内玉米市场总体呈现稳步抬升的趋势,华北行情将先于东北。截至12月末,黑龙江农户售粮进度预计为20%,吉林15%,辽宁30%,内蒙古15%,节前释放库存压力仍存。 6、港口 2012年第一季度南北港口玉米市场延续2011年末行情,价格持续坚挺上扬,4、5月份随着产区玉米上市量增加,港口库存增多,价格出现下滑,自6月份开始随着市场粮源进一步消耗,港口库存也随之下降,而销区需求开始回暖,产区贸易企业收购成本上升,带动价格企稳上扬,7、8、9月份南北港口整体基本延续涨势,随着新季玉米上市量增加,开始弱势调整,截至12月末,南北港口购销维持清淡。据监测了解,截止12月28日,北方港口玉米库存为169.3万吨左右。鲅鱼圈新玉米主流收购价2365元,质量要求严格,到货量明显缩减,新粮平舱价2410-2420元,暂稳;锦州港玉米主流收购价格为2360-2365元,水分15%,平舱价2410-2420元。由于产地收购成本增加,贸易商发粮热情不高,港口汽车到货量维持6000-7000吨水平,虽小幅提价,但到货量也未见好转。南方港口库存为37.8万吨左右,另进口玉米约1.5万吨。预报船期较多,至1月9日预计有49万吨到货。广东港水分14.5%以内辽吉玉米主流成交价格为2480-2490元,小幅下降。饲料企业观望情绪较重,采购积极性不强,但企业库存有限,后期仍是港口价格维稳的支撑要素。 四、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分析 1、综合成本上涨推升玉米价格 据中华粮网实地调查了解,受国内物价整体上涨和人工费用增加影响,2012年玉米整体种植成本明显增加,种子、化肥等农资价格稳中有涨,人工及租地成本也均出现快速上涨,种植成本上涨支撑国内玉米价格底部。 |
上一篇:2013年乌骨鸡行情简析
下一篇:2013年养殖行业盈利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