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越来越热,困扰猪场的“温难降、湿难控、母难孕、仔难养、病难治”等难题也随即出现。这些难题,使养猪效益变差。如何“破题"? 1 五大难题困扰猪场 1.1温难降、湿难控 猪是恒温动物,皮下脂肪较厚,汗腺不发达,因此,夏季高温高湿环境对猪的采食、日增重、饲料利用率、母猪怀胎率和产仔率、公猪的精子质量、仔猪存活率等生产繁殖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生产实践证明,当环境温度达到30℃以上时,如不采取降温措施,各类猪群(除哺乳仔猪外)将会处于热应激状态,猪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将受到很大影响,母猪不发情,受胎率和产仔数明显降低,分娩母猪表现出烦躁、采食量下降,泌乳量减少,失重较多;造成仔猪初生体重较轻,增重减慢、存活率低。种公猪交配和产精能力下降;肥育猪抗热极易掉膘,生长滞慢,饲料利用率和猪日增重下降,甚至中暑死亡等。因此,在夏季高温季节,必须加强防暑降温工作,对猪舍内环境温度进行控制,确保生猪安全越夏,提高养猪效益。 1.2母难孕、仔难养 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过高,种公猪性欲下降,情液稀薄,死精弱精增多,精子活力明显下降,是导致母猪受胎率低的直接原因。其次,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下,母猪散热困难,采食量减少,母猪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摄入量不足,出现不规律的发情和排卵;饲料中维生素稳定性差,导致饲料中维生素缺乏或不足也会影响配种和受孕。运动量小等,都可出现母猪的死胎和弱胎现象。另外,猪细小病毒病、非典型猪疽、猪乙型脑炎,猪钩端螺旋体病、猪子宫感染、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征(蓝耳病)、猪弓形虫病、猪附红细胞体病也是导致母猪难孕的重要原因。 母猪难孕,将导致7、8月份配种受胎率只能达到正常受胎率的一半,这将造成当年11、12月份产仔数减少,直接影响来年5、6月份育肥猪出栏数量。 每年的7、8月份都会出现仔猪断奶体重小的现象,同时出现的是转到保育舍后饲养难度加大,天气过热,母猪采食量低,没有充足营养用于泌乳,引起母猪泌乳障碍,进而造成一窝哺乳仔猪饥饿消瘦、营养不良、生长缓慢、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1.3病难控 由于夏季蚊蝇多,难以控制,成为很多疾病传播的媒介,很容易造成夏季猪附红细胞体病、猪链球菌病、猪乙型脑炎等病的流行,同时,由于湿热的影响,霉败饲料增多,仔猪腹泻病无法控制。 2 “破题”建议 2. 1猪舍的建筑隔热设计 目前,在生产实践中对猪舍建筑的隔热、防暑设计主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合理建筑猪舍的朝向和间距,将猪舍外墙用石灰水涂成白色,以提高猪舍外表面的反射能力和热散失率,从而减少太阳热能对猪舍内和猪体的传递,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屋顶材料或采取多屋建筑构造等屋顶隔热设计,墙壁的隔热设计用空心砖代替普通粘土砖作墙体材料,可使其热阻提高41%,而用加气混泥土块可提高6倍,采用双层墙体也会大大提高墙体的热阻值。在猪舍外围种植树木、攀缘植物或用芦苇、窗帘、屋缘等遮档阳光直接射入猪舍。 2. 2猪舍的通风降温 2.2.1通风 夏季,对猪舍进行有效的通风可以排出猪舍内的热量,对降低舍内温度有一定的作用。目前,猪舍的通风方式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2种。自然通风是在猪舍建筑中设置合适的进出风口,利用自然风力及温差作用将新鲜空气引入舍内,将舍内多余的热量和污浊气体排出室外。机械通风目前常采用纵向通风,将风机安装在猪舍的山墙上以便纵向通风,将舍内高温空气用风机排出而将舍外凉爽的新鲜空气引入室内。 当外界气温显著低于猪只体温时,通风可以有效散发猪体的体热,但空气温度高于25℃,通风的降温效果就明显变差,当气温达到30℃以上时,单靠通风仍不能有效降低舍内气温。所以高温时就应考虑先将空气冷却后再送入猪舍。如利用地下管道、地道等进行通风降温,舍外空气可以先进入地下管道、地道或自然洞穴,再进入猪舍,可将舍外空气降低3—5 0C,舍内温湿度低于85%。为保障地道通风降温方式的效果,往往需要开挖较深的地道,多深达3m—4m,并有足够长度,因此,工程量较大,一次投入也较大,接近于人工制冷系统,但运行费用很低,如有现成的地道(如废矿井、天然洞穴等)可以利用,则会大大降低一次性投入,且这种系统还可兼有冬季取暖的作用,减少猪舍内的四季温度变化。关于通风更多知识请访问 猪场细节管理—通风换气的问题 2.2.2降温 分直接降温和间接降温2种方式。直接降温是将猪舍空气温度降低,常用办法是空调、水帘、冷风机等,有条件的猪场可以采用,尽管加大了投入,不过与其产生的效果来比较,还是值得的。但生产上直接降温的范围很小,一是购买降温设施需要一定的投资,另外直接降温需要全封闭猪舍,而且需要密封良好,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本文来自猪场动力网更多的原因是猪舍设计结构不适宜直接降温,因为现在除大型猪场外,多数养猪场仍是开放式猪舍为主,而且结构简陋。 |
上一篇:浅析中国猪群亚健康的五大根源
下一篇:如何建立猪场综合性防疫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