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因 1.1饲料因素 近年来,由于鱼粉、豆粕、花生粕等优质蛋白质饲料价格高,许多饲料厂家和养殖户在配制雏鸡饲粮时,使用棉粕、菜粕、血粉、羽毛粉、药渣为饲料原料来代替,减少鱼粉、豆粕用量(有的甚至不用鱼粉),结果饲粮适口性差,营养物质不易消化吸收,影响雏鸡生长发育。 按照传统的营养标准来设计配方,饲料营养浓度低,满足不了雏鸡营养需要,雏鸡生长慢。由于:①鸡的品种不同,对营养需要不同。过去饲养的是纯种鸡或一般杂交鸡,生长速度慢,而现在饲养的是高产配套杂交鸡,生长速度快,对营养需要量更高。②现在配制的饲粮使用了较多的非常规饲料原料,饲粮营养物质利用效率降低(如鱼粉的总必需氨基酸真消化比率是87.5%,而棉粕只有79.6%。③育雏阶段断喙、转群、免疫接种等生产程序增多,应激反应严重,会消耗较多的营养物质,用于生长的营养物质相对减少。④传统的饲养标准并未改善鸡体获得较强的免疫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以及对营养需要,只是以生长和生产力为基础制定的,所以传统的雏鸡营养标准就显得偏低了。 许多小型饲料厂和养殖户饲料加工设备简陋。缺乏必要检测设备和化验仪器,对使用的饲料原料营养含量不清楚,据经验盲目配制饲粮,生产出的雏鸡饲粮营养成分不全面。不平衡,不仅影响雏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而且给幼雏鸡消化代谢增加负担,严重影响生长发育。 1.2饲养管理不善 雏鸡开食过晚、饲喂不好影响雏鸡生长。雏鸡不吃不喝虽能维持多天,但饮水开食过晚会严重影响雏鸡学会采食和饮水,造成雏鸡脱水。雏鸡出壳后仍有7~8g卵黄留在腹腔中供给雏鸡营养,如能及早开食,供给营养,这样双重的营养供给,非常有利于雏鸡生长发育,雏鸡长的快。如果开食晚,饲喂不好或喂料量不足,腹中卵黄过早耗尽;营养物质供应不充足,生长速度减缓。环境温度不适宜。光线不均匀或过弱。饲喂用具不适宜等也会影响雏鸡采食和饮水而影响生长。 1.3应激严重, 育雏期进行断喙、转群和多次免疫接种等生产程序,这些都是较强的应激源,使鸡群出现严重应激反应,影响正常生长。如断喙后1~2周雏鸡体重会减轻。有的鸡群发生疾病,更会影响鸡群生长发育。 2 措施 2.1保证营养供给 雏鸡消化道容积小,消化机能差,生长速度快,必须供给营养全面充足、易于消化吸收的优质饲粮,满足营养需要,促进生长。配制育雏期饲粮时,应以育种场家推荐的营养标准为依据,保持较高的营养浓度。选用鱼粉、豆粕、花生粕等易于消化吸收的优质原料,适当添加人工合成的氨基酸和酶制剂。养殖户也可选购幼雏专用料或肉用仔鸡前期料,饲喂2~3周后换上一般雏鸡料,效果良好。 2.2 科学饲养管理 提供适宜的温度和光照。育雏第一周温度要求是:1~2天35℃~36℃,3~4天34℃~35℃, 5~7天33℃~34℃,以后每周降低2℃~3℃至常温。育雏第一周光照强度为20勒克斯(Lx),以后为8~10Lx,光照时间1~3天23小时,4~7天22小时,以后每周减少光照2~3小时至要求的光照时数,并且光照要均匀。雏鸡适时饮水开食,出壳24小时后即可饮水开食,一般不应超过48小时。开自食应用扁平的开食盘或粗糙的黄纸,少添勤喂,喂料量充足,保证每只鸡每次都能吃饱吃好。 2.3 减缓应激 育雏期间在水中或饲料里加入抗应激剂和营养剂,缓解应激,促进生长。育雏前3天,每百千克水中加入维生素C 4克(或速溶多维100克)和白糖3000克,缓解运输疲劳,增加热量,提高适应力。断喙、转群、免疫接种的前后3天内在饮水中加入速溶多维(100克/每100千克水)。断喙时要在料中加入维生素K3,避免出血,断喙后料槽内的料要达到一定厚度,避免槽底刺激鸡啄疼痛而影响采食。 2.4 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搞好育雏舍的隔离、卫生、消毒工作,保持育雏舍清洁卫生。做好鸡白痢和球虫病的预防工作,据本地区和本场鸡群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免疫程序,进行确切免疫接种,避免疾病发生。 |
上一篇:蛋鸡饲养的日常观察
下一篇:蛋鸡在夏季保持高产的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