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大力实施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扩大开放,优化环境,通过合资、合作、联合办厂等形式,吸引国内外知名畜产品加工企业到集中养殖区建厂。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推进现有加工企业联合重组,逐步形成优势畜产品加工产业群,辐射带动周围规模养殖场区发展。加快培育和发展民办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健全机制,完善功能,实现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推广“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模式,通过签订合同、契约等形式,完善利益连结机制,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是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完善畜牧标准体系,重点抓好现有标准的推广应用,严格规范专业户养殖行为。加快推进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一体化建设,加强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强化从产地环境到产品质量的全程监管,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强化产业保障,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现代畜牧业是一个复杂的产业体系,只有提高保障能力,才能实现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实施良种繁育工程。制定完善畜禽改良计划,推广奶牛冻精冷配、胚胎移植和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加快品种改良步伐。加大畜禽原种场建设,重点支持高代次的种畜禽场和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建设。加快种猪性能测定站和标准化牛羊改良站点建设,强化种公牛后裔测定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为品种选育奠定基础。坚持引进和培育并重,积极培育适合河北地理条件的畜禽新品种。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种畜禽监管,整顿市场秩序,提高种畜禽质量。 二是实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程。指导规模养殖场实行程序化免疫,中小养殖场(户)做好春秋集中强制免疫,认真落实每月补免周制度,及时开展抗体检测,确保免疫质量。认真开展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定期开展专家预警解析,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完善产地检疫模式,推行申报制、出省调运备案制、卫生安全承诺制、责任制、督查制,确保规模养殖场产地检疫率100%。严格按照猪牛羊禽屠宰检疫规程,认真实施同步检疫,对检出的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不准宰杀、食用、出售或转运,必须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强化动物卫生全程监管,防止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进入市场,切断疫情传播途径。 三是实施饲料产业工程。按照“整合产能,提高产量,保证质量”的原则,引导饲料生产企业整合资源,扩大规模,培育大型企业集团,提升全省饲料工业的整体竞争力。引导企业推行ISO系列标准认证和HACCP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按操作规程生产。积极开发新型产品,大力发展安全、高效、无残留、无污染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新产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饲料工业新技术。加大监督执法力度,认真整顿规范饲料生产经营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和违禁添加有害物质的不法行为,净化饲料市场。 四是实施质量安全监管工程。坚持常规检测与专题检测相结合,切实增强专项检测项目、区域的针对性和目的性。突出畜产品及投入品检测,实行省、市、县三级统一安排,分级检测,各负其责,发现问题如实上报,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可靠。科学分析检测结果,及时掌握畜产品及投入品质量状况,定期进行预警和通报,为跟踪产品质量、查处有关案件提供依据。积极探索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场地挂钩制度,建立产销对接机制,规范生产流通秩序,把好畜产品安全生产关口。 五是实施科技支撑工程。大力推进畜牧业原创性技术和重大关键技术的创新,加快对传统技术进行改造升级。整合省内农业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在良种培育、疫病防治、生态养殖、新型饲料开发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深化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畜牧科技推广机构、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广泛参与的新型畜牧科技推广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