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这样,我们所讲的就是科技,就是科普,因此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次的培训,至少在我们所管的牛场里面貌应该换新一下,让每一个步骤或者每一个管理的车间有条有理地进行,至少让人看到你生产的牛奶是干净的。我们要生产出来优质的、合格的、卫生的奶,让人们吃到放心奶。随着食品卫生法的贯彻,对于食品卫生要求越来越严格,所以我们不要等到当严格地限制我们乳品或者奶制品的时候再来改进,我们从现在开始逐渐地把饲养环境、生产车间规范化、卫生化、合格化,生产出来优质的牛奶。 第二讲一下检疫。农业部1989年所规定的疫病检疫条例,按照条例的规定,奶牛作为一种种畜,检查的疫病要求非常多,有九个,口蹄疫、结核、步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性腹泻、蓝舌病、腹结核、白血病、牛肺疫。如果真正按照这个规矩来检测我们的牛,试问我们哪些牛是健康的?你们要知道这九种病,其他的记不住,但是至少把前三种病记清楚了,口蹄疫、结核和复式杆菌病。在我们国家的奶牛,不少地方都有了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性腹泻这两个病。 对传染病疫病的防疫。近几年,中国牛的流行病还少,2000年、03年中国的牛大循环,黑龙江的牛跑到北京,还跑到新疆。一定要提高防疫意识,你的牛没有病,你不敢保证别人的牛没有病,特别是我们从外地购牛的过程中,一定要自己检疫,最好带两个兽医去实地检疫,没有病再带回来,真正把疫病控制在外面。 我们这一地区饲养密度较高,一家跟一家挨得近。你们的牛有的放有的不放,来回搅合,所以我想检疫的问题,特别是步病和结核病应该当个大事。如果一两家要有病,最后会把我们这个地区都带起来。而且在农业部的要求里,步病和结核病是绝对严格的,防疫意识一定要加强。你们的牛出去也吃不了什么草,何必到外面放,当然有一个好处,让牛运动了,把营养消化了。昨天有一个师傅告诉我,他的牛出来运动了半天,回来奶降了,那完全是客观事实。外面吃不着,吃不肥跑瘦了,而且还把外面的病传回来了。所以放牧都得要考虑一下,有没有草,能不能吃着。 关于疫苗的问题,现在全国打的是口蹄疫,但是也有一些不打的。为什么?这个苗打完以后有反应,包括流产,所以他不打。政府规定的苗你一定要打,打完以后他能给你补,打不打苗是知道的,不打苗必杀无疑,打了苗以后再发病还有点回旋余地。所以各位,防疫的问题、疫苗的问题一定要重视,要按照兽医机关、兽医部门的规定,一定没错。至于其他一些疫苗,现在没有要求,根据不同的地区而言,你们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果这两年本地的牛发病的较多,那么就可以相应地打一些疫苗。比如说巴氏杆菌病发生在有些地方,那么就可以打一些巴氏杆菌病疫苗。 我记得95年左右,在中国的很多地方,包括黑龙江和山东地区发生奶牛的猝死症。奶牛猝死症,一点症状也没有,除非是炭疽,多数应该是急性胃酸中毒。所谓奶牛的猝死症,实际上就是牛胃酸中毒和耗子药中毒。还有一个是胃氏菌病,也是胃酸多了以后引起的疾病,当饲养管理失误的时候,平衡失调的时候,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时候,胃氏菌病在胃肠道里滋生,引起牛很快的死亡。当在这个地方发生疾病的时候,你可以打胃氏菌病苗,包括巴氏杆菌病苗。疫苗的注射是跟本地区奶牛经常发生一些什么样的传染病而定。 传染病不容易避免,能做好的是建立完善的保健措施,即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奶牛的健康,防止或者减少隐性、临床性疾病发生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隐性是什么呢?举一个例子,你们现在有些牛因为并没有进行隐性乳房的检测,突然一下出现乳房变大了,变成临床性的,肉眼看不到的叫临床性的,在临床性发生之前,现在难道就没有隐性乳房炎吗?根据我们的统计,一般的情况下隐性乳房炎在奶牛厂里至少5%,80年代在6%以上,因为我们现在总讲隐性乳房炎的检测,所以现在隐性乳房炎少了。 保健措施分两种,一种叫营养供应工程,一种叫保健体系,或者叫管理工程。 第一,初乳,生完牛以后及时喂初乳,初乳要喂充足,要喂多;第二,要喂足料,七天以后或者十天以后要补。牛要长得好的时候,并不是大肚子,两头尖、当中圆。有人就问我,老师,我的牛怎么总死?总拉稀。现在卫生条件和饲养管理条件比前些年强多了的情况下,犊牛腹泻发生得较少,为什么他那儿发病较多,而且要淘汰?我追问,你到底怎么喂?他讲我把料放在奶里面让牛一块儿喝,我问他,为什么要把料放到奶里一块儿喝呢?他给我看书,书里有一个提早培养奶牛吃精料,促使奶牛的发育。我讲应该是一个月之里就开始喂,两个月快停奶那时候再喂当然没事儿,他一生下来十几天就把料放在奶里一块儿喝。对于犊牛,吃奶这个阶段真正的胃是在第四胃,牛胃发育很不全,把料和奶放在一块儿喝,喝进的奶到第四胃了,不会在牛胃里。真正消化精料的地方在哪儿?消化精料的地方在牛胃,而不是在真胃,所以你把料和奶一起喝进去,真胃没有消化精料,消化精料是在牛胃,到了真胃以后料消化不了,这样就发生胃肠炎。喂小牛,别把料放在奶里一块儿喝。饲养方法都在逐渐变,都是科学的。 |
上一篇:种鸡场怎么净化霉形体病?
下一篇:试论禽类胃肠道病的防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