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病程和预后会因感染牛的种类、品种、年龄、环境因素、病情等而不同,多数成年牛发病后7-10天全愈。呈良性经过的多数牛,死亡率较低为1-5%,护理条件好的死亡率可下降到0.1-0.2%。幼畜发生口蹄疫而有并发症或继发感染时死亡率较高,冬春寒冷季节,哺乳犊牛患病后死亡率可达5%。当发生恶性口蹄疫后,往往会引起大批患病动物的急性死亡,死亡率可达20-50%。 4 病理变化 奶牛发生口蹄疫后,口腔粘膜及粘膜下组织分离,舌部表皮生发层的上皮细胞坏死、细胞间水肿和粒细胞浸润。咽部、气管、支气管和前胃粘膜有时可见到圆形烂斑、溃疡,真胃和肠粘膜可见弥散性或点头出血,心肌松软,心肌纤维坏死,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条纹和斑点,称“虎斑心”。 牛典型性口蹄疫发病分四个阶段:浆液性渗出阶段(原发性水疱阶段), 病毒血症阶段,继发性水疱阶段,转归阶段。 5 诊断 根据口蹄疫的急性经过,呈流行性传播,一般根据临床症状先做初步判断,根据病理变化作进一步判断,确诊需经实验室诊断。 5.1 病原学诊断 5.1.1 样品采集及注意事项 采集样品包括:水疱皮(液)、食道咽部刮取物(O/P液)、血样等,或组织、脏器、分泌物、排泄物等,或副产品如肉制品、奶制品和皮制品等。 样品采集时或采集后注意事项包括:采样要及时,水疱期采样为最佳;采样要准确,根据检验目标的不同而采集不同的样品,如采集病原诊断样品要选典型病变部位的水疱皮、水疱液等;样品要洁净,按无菌要求操作,采样工具要灭菌,采样部位要用水冲洗干净;样品量要足,数量要够,且要有备份;采样或送样时要注意安全保护;样品要保持新鲜,在数小时内送检或暂时冷藏或冷冻保存,必须24h内送达检验室;妥善包装密封,做好标识;检验在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5.1.2 病毒分离 病毒分离是口蹄疫诊断的最可靠证据。按实验手册进行。初代小牛甲状腺细胞(CTY)对 FMDV 最敏感,初代小牛、羔羊和猪肾细胞也比较敏感,猪肾细胞系 IBRS-2、PK-15 和仓鼠肾细胞系 BHK-21等传代细胞系也能分离病毒。2-7 日龄的乳鼠也常用于分离 FMDV,但敏感性较低。乳鼠接种FMDV后 (24-72h),出现典型症状,表现为四肢麻痹、呼吸困难而死。 5.2 血清学诊断 5.2.1 抗原鉴定 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口蹄疫抗原或核酸,对阳性样品还须明确其血清型。抗原鉴定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补体结合试验(CFT)、病毒中和实验(VNT)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HA)、间接夹心ELISA (IS-ELISA)、 RT-PCR技术和核酸序列分析。ELISA检测法是目前常用且效果最好的方法。 5.2.2 抗体检测 通过检测动物体液中的(主要是血清)特异性抗体,可对 FMDV 感染与免疫状况作出诊断。抗体的检测方法包括补体结合试验(CFT)、病毒中和实验(VNT)、凝集试验、免疫扩散、放射免疫试验和 ELISA 等,其中最常用于检测 FMDV 抗体的方法是病毒中和实验和ELISA方法,这两种方法也是国际贸易中指定的使用方法。 5.3 鉴别诊断 5.3.1 与其它疫病的鉴别 牛口蹄疫与牛瘟、牛恶性卡他热、传染性水疱性口炎、牛的流行性胃炎、牛疮疹性乳头炎、传染性鼻炎、真菌病和蓝舌病等疫病部分临床症状有相似之处,在诊断时应认真鉴别。一般情况下,实验室诊断时分离鉴定出相应的病毒或病毒特异性抗原、检测到病毒特异性抗体可做出区分。 5.3.2 自然感染和人工免疫的鉴别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口蹄疫苗主要为灭活苗,制苗过程中大部分病毒非结构蛋白已被去除。免疫动物后,病毒不会在牛体内增殖,也就不会产生非结构蛋白,也就不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根据此蛋类蛋白可作该类鉴别。近年研究结果,非结构蛋白3AB和3ABC的抗体检测是最可靠的指标,国内外已有相关的检测方法,如NSP-3ABC-ELISA技术。 5.4 诊断结果判定 5.4.1 疑似口蹄疫 符合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诊断或病理诊断指标之一,即可定为疑似口蹄疫病例。 |
上一篇:总是死鸡的各种原因分析
下一篇:奶牛分中产道检查及难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