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梵院士强调,鉴于流行毒株与目前所使用的疫苗株之间存在一定的抗原差异,应研制与流行株基因型一致的新型疫苗。最新研究显示,基因Ⅶ型致弱毒株疫苗与 2.2 禽流感病毒毒力增强原因初露端倪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化兰研究员就禽流感病毒的进化与多样性、禽流感病毒表型相关分子机制、禽流感防控技术研究三方面向参会者报告了最新的进展。对我国家禽进行的禽流感免疫监测结果显示,HI抗体水平符合要求的鸡场为69.4%,鸭场为28.9%。不合格的鸡场主要是商品肉鸡养殖场。自2007年以来对我国20多个省市的养殖场、家禽屠宰场和活禽交易市场进行的采样检测结果证实,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2007年主要为clade 研究证实鸭在禽流感病毒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解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在鸭上毒力增强的遗传变异机制,采用一系列基因突变试验证实了聚合酶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PA基因在鸭上毒力增强具有重要作用,其中2个氨基酸(224P和383D)对鸭的致死具有累积效应。 在疫苗研制方面,鉴于鸭是禽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大多数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鸭不致病,因此鸭仍然是其的沉默宿主。与此同时,考虑到鸭肠炎减毒疫苗在我国的广泛使用,有望开发重组鸭瘟活载体禽流感疫苗,在将来取代常规鸭肠炎减毒疫苗实现鸭肠炎和禽流感的双重防控。 针对外源性禽白血病的危害,华南农业大学廖明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对其进行了攻关。研究者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构建并拯救禽白血病病毒(ALV),采用人工发病试验检测其致病性特点,通过构建缺失性和嵌合性克隆化病毒研究引起特征性病毒的主要因素。 初步研究结果证实血管瘤型ALV-I自然分离株可以在试验鸡体内复制出与临床相似的病例,是鸡产生血管瘤病变的主要病原;血管瘤型ALV-J自然分离株中的E原件缺失后会降低病毒的复制能力和肿瘤发生率,但不改变致肿瘤类型;Leader序列中19bp的特殊插入序列对血管瘤病变型ALV-J分离株致病性无重要影响;血管瘤病变型ALV-J分离株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其中U3区相似性较低,ALV-J的LTR用ALV-E的替换后,复制能力明显下降;血管瘤病变型ALV-J的LTR和enp分别替换为髓细胞瘤病变型ALV-J的相应基因型,获得的拯救嵌合病毒在DF-1细胞上的生长速度慢于亲本病毒,感染试验鸡所产生的感染状态不尽相同,表现为典型的免疫耐受;env基因在血管瘤病变型ALV-J致瘤机制方面起重要作用;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活化对外源性ALV感染细胞早期具有重要作用。 2.4 病毒性禽病的控制策略 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Guillermo Zavala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的发病常呈现季节性变化,冬季到来年春天最常见。肉鸡平均检出为42.2日龄,最早为18日龄,最晚延至上市。通常在50日龄后死亡率突然大幅增加,之后稍有回落。可通过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免疫组化、PCR和直接免疫荧光技术等进行确诊。对于ILT的控制除了加强生物安全外,目前可利用的疫苗有鸡胚源疫苗、组织化疫苗、火鸡疱疹病毒载体疫苗、鸡痘病毒载体疫苗,还处于研发阶段的疫苗有基因缺失工程疫苗和灭活佐剂疫苗。在对现有疫苗接种后的临床症状和排毒情况进行的研究显示,鸡胚源疫苗优于其他疫苗,但总的来说现有疫苗的保护效果并不理想。 在对矮小综合征(RSS)研究过程中发现,患RSS的鸡通常表现为生长迟缓,整齐度差,行为反常,饲料转化率低等,并伴随水样腹泻。解剖显示小肠肠壁变薄、苍白。通过人工复制RSS发病,成功从体外分离和纯化出RSS病原——鸡星状病毒和禽呼肠孤病毒,进一步证实前者可诱导试验鸡小肠绒毛矮化和萎缩,肠上皮细胞空泡性退化,它对试验鸡生长的影响大于后者,后者不会导致试验鸡出现眼观或微观病变,但会导致淋巴细胞浸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