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glasser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主要危害仔猪和青年猪,引起病猪发热、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和多发性浆膜炎为特征的传染病。因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很多,而且极易产生耐药性,因此通过疫苗和抗生素来控制本病难度很大,只能通过综合防治才能控制副猪嗜血杆菌病。笔者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控制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现了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帮助多个规模猪场成功降低了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病率,现叙述如下,希望对广大猪场有帮助。 1 病原 德国科学家Glasser于1910年报道,浆液性纤维素性胸膜炎、心包炎以及脑膜炎患猪的浆液性分泌物中存在的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后来分离出来鉴定为一种新的细菌:副猪嗜血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在显微镜下呈现多形性,从短杆、球杆到长杆甚至是长丝状菌体。该菌生长时需要V因子,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周围呈现卫星现象,在鲜血琼脂上呈小而透明菌落,不出现溶血现象。副猪嗜血杆菌目前已知有15个血清型,其中血清型5、4、13最为常见(占70%以上)。 2 流行特点和症状 副猪嗜血杆菌病已经存在100多年了,但是绝大多数养猪历史在10年以上的老养殖户在2002年之前都没有听说过副猪嗜血杆菌病,在2002年之后,特别是2005年之后副猪嗜血杆菌病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地的猪场,让人们措手不及。近年来更是愈演愈烈,已经有超过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成为养猪头号细菌性疾病的势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答案可以从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两个发病特点来寻找。 特点一:副猪嗜血杆菌病多数情况下是继发于其它免疫抑制疾病,常见的有蓝耳病、圆环病毒、猪瘟、霉菌毒素中毒等。1996年,蓝耳病首次在中国报导,之后经历了2001年和2006年两次大流行;2001年,与圆环病毒感染相关的PMWS在中国南方流行,2002年在全国各地规模猪场爆发PMWS;近年来玉米霉变情况一直不乐观。 特点二:应激能很大程度的促使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生,特别是寒冷、高湿度、氨气浓度高、断奶、转群、疫苗接种和阉割等应激都容易引发副猪嗜血杆菌病,因此在昼夜温差大的春秋季节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病率会比较高,冬季如果保温设施不完善,易出现贼风或者氨气刺鼻的猪场容易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 副猪嗜血杆菌病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情况下4-10月份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病率比较低,但是如果猪场发生了高致病性蓝耳病或者其它全场流行的疾病,在流行病康复后的2-10周是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高发期,此时可以引起50%以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副猪嗜血杆菌主要危害仔猪和青年猪,从断奶开始一直延续到保育结束后1-2周,哺乳猪有时也会感染,笔者于2003年3月份,从一头2日龄因胸膜肺炎死亡的小猪肺脏分离到副猪嗜血杆菌。一般体重在40kg以上的猪感染率比较低,特别是体重60kg以上的生长育肥猪感染率更低。妊娠母猪感染,引起流产。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仔猪,主要引起仔猪进行性消瘦,腹式呼吸,关节肿胀(特别是后肢关节),病猪体温40-41.5℃但是主要集中在40—40.5℃,食欲不振,被毛粗乱,病猪行走时脚尖点地,少数病猪伴有腹泻。少数外表健壮的猪感染副猪嗜血杆菌后,会出现突然死亡,这部分猪一般会伴有口吐白沫或者是神经症状。保育阶段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以断奶时间可以分为两个发病高峰:第一个高峰为断奶1周左右开始出现,此阶段多继发于圆环病毒感染;第二个高峰为保育后期(约60日龄左右)出现,此阶段多继发于蓝耳病毒感染,且与保育后期更换饲料有关系。 3 病变 剖检病死猪,扑杀典型症状猪可见单器官或多器官浆膜炎,常见的有肺、胸腔壁,心包等部位因纤维素性渗出而发生粘连,腹腔出现腹膜炎、肝周炎。关节腔可见有很多淡黄色黏液,偶尔关节囊也可见到纤维素性渗出。肺部实变,胸腔积液。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有的出现周边出血。急性死亡的病例,大叶性肺炎,气管里充满泡沫。 |
上一篇:绵羊药浴的注意事项
下一篇:猪病毒性腹泻应急防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