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农业部畜牧业司在北京召开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畜牧业项目工作交流会。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畜牧业司、草原监理中心,全国畜牧总站等单位负责同志及相关科研教学单位的科研人员共80多人参加该会议。 今年我国畜牧业生产克服价格波动、成本上升、疫病威胁、金融危机挑战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继续保持稳定向好形势,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十一五”以来,国家财政对畜牧科技的直接投入累计近12亿元,畜牧业科技贡献率已超过50%,科技对推动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支撑作用,加速推动了畜牧业生产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体系建设和体制创新,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开拓进取,大大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加快推动了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十一五”以来,国家财政对畜牧科技的直接投入累计近12亿元。其中,畜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投入了中央资金3.74亿元,启动实施了“畜禽健康养殖与新型工业化生产模式研究及示范”等8个项目73个课题,资金投入比“十五”期间增加了60%;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由财政部和农业部联合启动,先后建设了11个畜牧产业技术体系,设立236个岗位科学家和235个综合试验站,2007-2009年累计投入5.85亿元;同时,围绕畜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组织实施了12个公益性农业行业科研专项,三年来累计投入2.3亿元。 据农业部畜牧业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国家各类科技项目的支持下,经过广大科研教学推广单位和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十五”以来我国畜牧业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推出,每年都有数百项科研成果出现,科技水平显著提升。 在新品种培育方面,成功培育了一批优良畜禽新品种(系),如中国西门塔尔牛、新吉细毛羊、湖北白猪、“京红Ⅰ号”和“京粉Ⅰ号”蛋鸡配套系、京星黄鸡100和102配套系等众多优良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先后通过国家审定,并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这些畜禽新品种在生产中都表现出优良的生产性能,有效提升了我国畜牧养殖生产水平,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西门塔尔牛培育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夏南牛培育成功填补了我国肉牛专用品种领域的空白。 在新技术集成应用方面,围绕畜禽健康养殖、新型安全饲料产品开发、高效繁殖、草原保护建设和草产品加工等技术内容,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的组装集成与应用示范,建立了一批基础条件良好、新技术应用程度较高的示范基地,实现新技术成果向生产实践转化应用,示范基地综合经济效益提升达60%以上。 随着各类畜牧科技项目顺利实施,畜禽健康养殖相关技术的示范推广稳步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畜牧业科技贡献率已超过50%,对推动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支撑作用。一是利用胚胎移植、克隆等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加快畜禽良种培育和扩繁速度,主要畜禽品种的良种覆盖率显著提升,生产性能大幅提高。目前我国生猪出栏率和屠宰率分别达131.8%和72%,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改良商品猪出栏日龄提前5-10天。二是研究制定系列畜禽饲养标准,开发应用新型高效安全饲料添加剂,集成推广了现代畜禽健康养殖技术和先进饲养管理工艺,大大提升了畜禽养殖效率,促进畜禽生产性能潜力的发挥。奶牛全混合日粮(TMR)饲喂工艺应用,可将奶牛单产水平提高15%以上。三是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与安全生产控制体系,不断改进和完善产品安全检测技术手段,为提升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天津市建立了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为实现我国畜禽产品可追溯体系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四是推广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与设施设备,实行畜禽养殖环境控制,推动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保障了畜牧业向“优质、高效、安全、生态”方向发展。“健康养殖项目”组装集成了鸡粪厌氧发酵产气发电技术,并在山东民和牧业公司实施示范,已实现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8.6万吨,每年获得约600万元减排补偿收益。五是发展牧草种植和草产品产业化生产技术,实施草畜平衡示范,组装形成多种高效草地畜牧业生产技术模式,为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发展双赢探索经验。“草业发展项目”在草原牧区、农牧交错带、华北农区和南方草山草坡等区域,实施草地畜牧业高效生产模式示范,2万公顷示范区年产优质牧草30万吨以上,载畜量超过50万个羊单位,实现了草畜高效耦合。 |
上一篇:明年猪市情况是喜是忧?
下一篇:饲料标签新国标将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