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渗出性皮炎(swine exudative epidermitis,SEE),是由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yicus)所致的一种仔猪高度接触性皮肤疾病,主要发生于5周龄内的仔猪,1周龄内仔猪发病率最高,故常被称为仔猪渗出性皮炎,该病死亡率很高,常给猪场造成重大损失。笔者在临床上遇到某猪场发生此类病例,现将有关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1年4月8日河北某猪场的母猪开始产仔,产后 5~6日龄时发现2窝仔猪发病,发病仔猪于9~10日龄时开始死亡。同期所产仔猪10窝共120头,死亡 24头,死亡率为20%,其中仔猪黄痢致死 2头,压死3头,其他均为渗出性皮炎致死。 2 临床症状 发病仔猪多从耳后开始出现皮肤炎症,表现为红色斑点和丘疹,持续1天左右破溃,然后向体表前、向后蔓延,经2~3天遍布全身,仔猪呈湿润浆液性皮炎,并形成鱼鳞性痂皮,触摸病仔猪全身呈粘腻感,被毛轻轻一拔即连同皮肤一起拔掉,剥落痂皮后形成红色创面。病初仔猪食欲减退,个别病猪出现黄白色腹泻(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持续3~4天后开始死亡。 3 剖检变化 对死亡的5头仔猪进行剖检,均可见皮肤病变,猪体全身覆盖棕黑色痂皮,刮掉痂皮见表皮与真皮交接处有出血点;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出血;肝脏、脾脏和肾脏轻微肿胀;肺淤血水肿;小肠内充满黄色或白色稀薄内容物。 4 实验室诊断 4.1 显微镜观察 无菌采取病猪痂下分泌物涂片,革兰氏染色后显微镜观察,可见圆形单个、成双或葡萄串状的革兰氏阳性球菌。 4.2 细菌培养特性 无菌取上述材料接种于血液琼脂培养基,37℃培养18h后,见有白色、湿润光滑稍突起的圆形菌落,边缘完整或稍不规则。培养24h后,长成白色、圆形小菌落,呈β溶血。涂片镜检,为单个、成双或葡萄串状的革兰氏阳性球菌。 4.3 药敏试验 将分离细菌的纯培养物作为菌种,取测试菌种用 “十” 字划线法均匀涂布血清琼脂平板,每个平板放置6个不同的抗菌药敏片,做好标记后置37℃培养18~24 h, 测量抑菌圈。按抑菌圈直径大小作为判定敏感性的标准,20mm以上判为极敏;15~20mm判为高敏;10~14mm判为低敏;10mm以下判为耐药。结果所分离菌对氟苯尼考极敏,对红霉素、痢菌净、泰妙菌素中敏,而对新霉素、阿莫西林、环丙沙星、强力霉素、黏菌素等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4.4 生化特性 生化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细菌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和甘露醇,产酸不产气,不利用尿素、阿拉伯糖、不产生硫化氢。兔血浆凝固酶试验阴性。过氧化氢酶试验阳性。根据实验室诊断,发病仔猪皮炎为葡萄球菌感染所致。 4.5 动物试验 取纯培养菌落接种于血清琼脂平板,37℃培养24h后,制成生理盐水菌悬液。将10只小白鼠随机分成A、B 2组,每组5只,A组小鼠腹腔注射细菌悬液,0.2 mL/只;B组接种灭菌生理盐水,接种剂量和接种途径同A组。接种后24h~32h A组小鼠全部死亡。无菌操作取肝、脾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单个、成对或呈葡萄串状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小鼠肝脏接种血液琼脂培养基,可回收到与原接种物一致的细菌。B组小鼠在试验结束时仍健康存活。 5 治疗 采用内外结合用药的办法进行治疗:肌肉注射氟苯尼考,1次/48h,连用2~3次,同时每天用红霉素软膏涂擦患部皮肤。近期产下的仔猪暂停断牙和注射牲血素。 6 小结与体会 6.1 猪渗出性皮炎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多发生于断奶前的仔猪。该病的发病率、 死亡率均较高,对养猪业的危害较严重。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其在春秋两季多发。仔猪发病后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大批仔猪发病死亡,个别自然康复的仔猪因生长发育迟缓,最后成为僵猪。 6.2畜主反映,今年4~5月,该猪场因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肤病例较多。这可能与该场环境卫生较差,猪舍湿度过大,蚊蝇活动猖獗有关。仔猪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引起湿疹,继而引起该病发生。此外,该病还可能与断脐带时消毒不严有关。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改善环境卫生和加强消毒,保持猪舍内的干燥,同时保持设备完好无损,防止皮肤损伤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