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蛋鸭提前停产是许多养鸭专业户头痛的事,因为冬季蛋鸭停产就意味着当年养鸭收入的降低,因此,应提前做好蛋鸭入冬的准备和管理,让蛋鸭不停产、多产蛋,提高鸭农经济收入。冬前冬后主要应抓好以下技术措施: 确保适宜的鸭场环境 蛋鸭生产期间最适宜的温度是15℃~22℃,最低不应低于5℃。因此,冬季鸭舍保温防寒极其重要。入冬前,鸭舍的西、北两侧可砌防护墙遮风增温,鸭舍的门前可采取透明塑料布拱棚增温,夜间和气温低时,再在鸭舍和拱棚上加盖草帘保温。同时在鸭舍的活动场地和舍内铺些干燥的稻壳、稻糠或锯末、碎麦秆等,每周更换2次~3次。适当提高蛋鸭夜宿密度,每平方米在8只~10只。鸭舍不但要达到适宜的温度,还要保持清洁卫生。鸭舍要用砖瓦水泥结构,并留有通风门窗,利用温暖天气不定期换气。 增加必要的热能饲料 冬季蛋鸭天然饵料短缺,如果只是粗喂淡养根本不能满足蛋鸭生长和产蛋营养的需要,因此,在冬季应及时调整日粮。冬季蛋鸭对能量要求较高,因此要适当增加玉米、稻谷等能量饲料的比例,并且要注意增加鲜白菜、胡萝卜等青绿饲料。如早晨发现蛋小壳薄,产期延长,应及时加喂玉米、糖麸、豆饼、田螺等热能饲料。更换饲料要逐步进行,每天喂食3次~4次,根据情况夜间可再喂1次,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要让鸭子饮温水,千万不要饮冰水、雪水,夜间鸭槽不留水,以免引起应激而使产蛋量下降。据试验,用温料、温水喂鸭,产蛋率可提高10%以上。另外,做到先饮水、喂食,再喂青绿饲料,以确保蛋鸭对维生素的吸收。 谨防维生素缺乏症 产蛋鸭经常会发生维生素D缺乏症,这是日粮中维生素D供给不足或蛋鸭接受日光照射不足造成的。所以,经常需要在鸭饲料中额外添加鱼肝油或维生素A、D3、E等。鸭子一般在凌晨产蛋,因此,必须使鸭在凌晨时保持较高的血钙浓度,否则会产出沙壳蛋、畸形蛋,甚至造成产蛋量下降。在配制产蛋鸭饲料时,既要有吸收快的钙源,又要有吸收缓慢的钙源,通常同时用石粉和贝壳粉作为钙源。 全面控制鸭舍光照 蛋鸭产蛋期间每天需要14小时~16小时的光照,冬季昼短夜长,鸭子光照明显不足。因此,鸭舍内每20平方米面积要安装一盏60瓦的白炽灯泡,灯泡距鸭身高度为2米,并注意掌握自然光照与人工光照的结合与协调,做到自然光照足时,人工光照时间要缩短,反之要相应增加。正常情况下开灯补光的时间,一般在每天晚上17时~20时和次日凌晨4时~8时。 锻炼蛋鸭御寒能力 在适宜的晴暖天气先让鸭子在圈场做一些活动,待鸭子体温回升发出“嘎嘎”叫声时可开棚放鸭下水,并根据气温下降程度,减少放水次数,缩短下水时间,达到提高鸭子对棚外气温和水温的适应能力。 配备适量的公鸭 实践表明,蛋鸭交配能力越强,产蛋越多。因此,鸭群中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公鸭。小群饲养,每100只母鸭带养雄鸭1只;大群饲养,每2000只母鸭带养雄鸭20只。蛋用种鸭群的比例为20∶1~30∶1。在蛋鸭休产期、换羽期,将雄鸭隔离。 预防鸭病发生 冬季鸭机体的防御能力降低,在饲养管理不善的情况下,极易发病,从而影响产蛋。因此鸭舍与活动场地应每周消毒一次,发现疫病要及时查明原因,并及时对症治疗。鸭瘟是冬季发病较为严重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的症状是病鸭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两脚麻痹无力,流泪,眼睑、颈部和头部肿大,卧地不动,排灰色或绿色稀粪。一旦发现病鸭,立即隔离,并迅速对未患病鸭注射1毫升鸭瘟弱毒疫苗或0.5毫升鸭瘟高免血清。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强力霉素片,每公斤饲料中添加6片,连喂4天。樟树叶具有杀菌、清热、解毒的功效,用来防治鸭瘟具有良好的效果。具体方法:采摘新鲜樟树叶捣烂后置于槽内,加入清水适量搅拌,让鸭子自食即可。投入量可视鸭群量而定,一次投入以鸭群一日量为宜。用此法在鸭瘟初发阶段能控制病情发展,连续投喂可防止复发。 |
上一篇:鸡蛋重量调控技术
下一篇:冬季肉鸡饲养五个“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