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兽医

动物包虫病防控策略

日期:09-19 作者:阳光畜牧网- 小 + 大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棘球蚴寄生于中间宿主,引起相应部位出现症状的一种严重影响人畜健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它主要寄生于肝脏,也可寄生于腹腔、肺、脑等处。包虫病有囊型(CE)和泡型(AE)两种,由细粒棘球绦虫幼虫所致的棘球蚴病称为细粒棘球蚴病或囊型包虫病(cysticechinococcosis,cE),由多房棘球绦虫幼虫所致的棘球蚴病称为多房棘球病或泡型包虫病 (alveolareehinocoeeosis,AE),泡型包虫病由于病死率较高,被称为“虫癌”,专家称之为“第二癌症”,其死亡率超过肝癌。该病传播广泛,呈全球性分布,在国外,主要流行于欧洲、北非、南美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及亚洲的日本、印度、土耳其等国家。在我国,主要流行于西北的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以及陕西、山西、河北、四川西部和青藏高原等省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4%。目前国内外对包虫病的治疗仍是以外科手术为主,内科药物化疗为辅的方法。我国对包虫病的防治从建国以来就一直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流行的牧区实行了“月月驱虫,犬犬服药”的卫生宣教综合防治措施,使疫情得到了明显的控制。但就西北牧区而言,这里的经济发展落后,大多牧区处在山区或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牧民多以游牧为主,他们的某些传统生活习俗及相应科学文化知识缺乏等因素增加了综合防治措施实施的难度,使各实验地区的综合防治经验未能持续推广下去。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增加,宠物(犬)和经济动物(狐狸)养殖数量增加,导致包虫病已从我国的西北部向东南部、由畜牧地区向农业地区逐渐蔓延,使得近年来包虫病的疫情又有回升的趋势。在2000年召开的西部地区寄生虫病专业会议上,包虫病被确认为是危害西部地区发展和人民健康最严重的寄生虫病,因此我国对它的防治再次提到了议事日程上。一方面要严格加强对农、牧犬的管理,定期驱虫;对有包虫病的牛、羊脏器无害化处理;开展定点屠宰和屠宰检疫,同时加强对包虫病科普知识的宣传的力度,更重要的一面是寻求有效的预防措施,达到控制与消除本病。
    1. 病原
    包虫病学名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成虫和幼虫引起的哺乳动物体内寄生虫病,幼虫在中间宿主内脏形成包囊,成虫寄生于终末宿主肠道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畜牧业生产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棘球绦虫隶属于扁形动物门绦虫纲圆叶目带科棘球属,目前,世界上报道的棘球绦虫有10余种,公认有5个独立种,即细粒棘球绦虫(E.g)、多房泡球绦虫(E.m)、少节棘球绦虫 (Echinococcusoligarthrus,E.o)、伏氏棘球绦虫 (Echinococcusvogeli,E.v)。我国主要有2种,即E.g和E.m。E.g分布广,危害大,又将其分为二株:一是北极株,主要分布在北极区,以在狼和鹿类野生动物中循环为特点;二是欧洲株,呈世界性分布,以在狗和家畜中循环为特点,我国属于欧洲株的影响范围。该病约70%原发于肝脏,肺部约占20%,可单发也可多发,呈膨胀性生长。E.m以狼、狐狸及啮齿类动物为终宿主,100%人体病例原发于肝脏,虽发病率低,由于其具有血行转移及播散的特点,对人体有相当大的危害。还有一种石渠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shiquicus)为近年发现的新种,成虫仅从藏狐肠道内获得,而幼虫寄生于高原鼠兔肝脏,通过藏狐和高原鼠兔完成其生活史,目前还未在家牧犬或猫体内发现该成虫。牧区感染犬排出的虫卵对环境的污染通常较重,犬粪中虫卵量大,随动物的活动以及尘土、风、水等播散,导致虫卵严重污染环境。虫卵对外界低温、干燥及化学药品有很强抵抗力。在2℃水中能活2.5年,在冰中可活4个月,经过严冬(-12 ℃ ~ -14 ℃ ) 仍保持感染力,一般化学消毒剂不能杀死虫卵。
    2.流行病学
    至今,我国有包虫病病例报告的省、市、自治区己达25个,危害着约占44%国土面积的5000万人口的健康。每年新增人体包虫病手术病例2000余例;2004 年完成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调查结果表明,包虫病流行区人患病率在0.5%~6.5%, 人群平均患病率为1.08%, 病人38 万。2004—2008 年全国27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包虫病病例报告,98.2% 的报告病例分布于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7 个省、自治区,其中少数民族聚居的广大农牧区是高发区,感染以青壮年为主,患病人群的平均年龄38 岁, 主要集中在20~ 65 岁年龄段, 占全部病例的82. 4%,形成西部独具的地方病。据兽医部门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推算,每年患病家畜在5000万头以上,因家畜死亡和脏器废弃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逾30亿元。包虫病在我国的高发流行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第一,家畜自宰自食加快了包虫病的流行,自宰自食是由西部地区的牧业生产格局所决定,高度分散的小规模生产方式和农牧区交通闭塞、不发达的商品流通,这种生产及消费模式使得农牧民不得不自宰自食满足生活的需要,给病畜器官的强制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尽管我国近十年来大力推行屠宰管制、肉食检疫等强制性兽医卫生管理制度,但因高发区地域辽阔、交通不便无法解决乡镇以下广大农牧民的自宰自食问题;第二,群众普遍缺乏包虫病防治知识,使农牧民在自宰自食的消费过程中,将带虫肝、肺随手抛弃,绝大多数被家、牧犬就地抢食等,造成包虫病在70% 左右的农、牧户中形成自家户院恶性循环,我国包虫病为典型的家养动物循环型,野生动物循环型尚不构成我国流行该病的主流。该病还是典型的“病从口入”病,人畜都是因为吞食了感染成虫的犬排出的虫卵而发病,家牧犬食入带有包囊的动物内脏而引发成虫寄生。在我国家牧犬作为细粒棘球绦虫的终末宿主是包虫病传播的主要来源,11 种有蹄家畜作为中间宿主参与流行循环。近年来的报道显示,该病有由牧业区向农业区和城市扩散、由西北地区向东南部省区蔓延的趋势;包虫病已成为我国较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之一,特别是在经济落后的西部农牧区的广泛流行,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而且极大程度上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已被卫生部列为“我国西部重大寄生虫病防治规划”中。

上一篇:犬猫脉诊学28脉象与主病

下一篇:改善断奶仔猪肠道健康的营养调控措施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