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瑞银、德银为此次上市的联席香港牵头经办人。瑞银最初参与此项目的是其原亚洲区主席蔡洪平,上市过程中,他改任德意志银行亚洲区公司金融业务主席,据说蔡对现代牧业很感兴趣,又将德意志银行也拉了进来。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0年6月30日,现代牧业在中国有11个大型牧场,饲养了约72000头奶牛。尽管其业绩复合增长率达到79.1%,不过,2010年6月结束的财年,它的净利润为1.08亿,上市后每股净利润只有0.0225元,相比其发行价,市盈率高达146倍,对应2011财年市盈率介乎62.4-79.7倍。而蒙牛乳业在香港的市盈率也不过20多倍。 邓九强认为价格定得并不高,他解释这一点利润只来自两个牧场,其它牧场里多数牛还处在青年期。他再次强调现代牧业模式的“可计算性”:一个成熟牧场一年至少有3000万元的利润,好的牧场能达到5000万,三十个牧场就能达到9亿多,到了2012年,市盈率也就是二十倍左右。 为保证高价发行成功,现代牧业找到了5名实力雄厚的基础投资者,,包括蒙牛和已成为蒙牛大股东的中粮集团旗下的财务有限公司,以及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东银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Keywise。 第一天路演,现代牧业拿到的订单超了1.4倍,可来到美国之后,大批投资者开始撤单。邓解释当时朝韩关系紧张,一触即发,投资者担心形势恶化,全球股市大跌。另外,不久前,环球乳业(1007.HK)与雅士利(1230.HK)也刚刚IPO。 当时有人建议是否暂停IPO,后来邓和团队还是决定继续走下去。上市当日开盘即破发,全日收盘报2.51元,较招股价2.89元跌13%,募集资金净额达到22.04亿港元,至今仍未回到招股价。 投资人对现代牧业的最大疑虑,来自它对蒙牛依赖度过高,虽然从2008—2010年,来自蒙牛集团的订单分别占现代牧业销售总额的98.9%、99.6%及97.6%,而现代牧业占蒙牛原料奶采购总额还不到5%。也就是说,蒙牛几乎是它的唯一选择,而它只是蒙牛的众多选择之一。 此种背景下,现代牧业的议价能力值得怀疑,它很难将生产成本压力转移给蒙牛,而蒙牛却有能力将下游销售的压力转嫁给它。 进入2011年5月,现代牧业日产牛奶已超过了1000吨,而蒙牛日需牛奶10000吨,现代牧业已占蒙牛奶源的10%。邓九强认为,现代牧业的原奶,未来能占到蒙牛消耗量的25%是个比较恰当的水平。 影响现代牧业的另两个要素,是它在上游和下游的布局。 万头牧场每天消耗的牧草数量惊人,而按照邓的计划,未来选址并非遵照传统奶源地标准,而是着眼于黄河、长江以南等地区,这里靠近消费市场,也是蒙牛建厂的首选,不过牧草却需长途运输。目前肥东牧场就需要从黑龙江、内蒙古等地运输苜蓿、青燕麦等。现代牧业还需要从美国进口牧草,因为美国苜蓿营养品质高。 目前,现代牧业也准备自己发展牧草种植,计划在各牧场周边扩大种植面积,以解决供给,此计划已然得到投资方热切回应。不过牧草产业是否纳入上市公司内还未确定。 现代牧业与蒙牛乳业订立有从2008年10月开始的十年承购原料奶供应协议,按照规定,现代牧业有权将30%的奶源供应给除了伊利和光明的其它公司。这30%,邓计划除少部分产量可能与生产奶粉的跨国乳业公司合作外,主要的还是要用来打造自主乳业品牌。 目前它也有小瓶装巴氏纯牛奶和酸奶,在北京和呼和浩特接受订送,还没有大规模投放商超。巴氏纯牛奶按月订送价每瓶6元,价格与蒙牛特仑苏接近,现代牧业也是特仑苏主要奶源。 塞北牧场二期纯牛奶生产线已投产,目前每三天开机一次,塞北三期还将建设第二条生产线,而肥东等牧场也可能将在年底或明年建设生产线,供给合肥、上海周边地区。 它想做成全国品牌还是区域品牌?邓九强对此未加细解,以其牧场布局来推断,很可能意在全国市场,只是现在再造一个全国品牌已障碍重重,当年险些让伊利“招安”的长富,从未检出三聚氰胺,已起死回生,可目前也只能偏居福建。 邓九强的信心来自牛奶质量,他称现代牧业的巴氏奶都是“从乳头到口头”,几乎没有受污染的可能。 “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奶。”他站在窗前,拿起一瓶。 不过,他也许要小心隐藏自己的雄心,蒙牛也许不会坐视另一个“小蒙牛”的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