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种类不断增多 随着我国水禽规模化养殖的比例不断增加,水禽疫病开始逐年增多,呈现出老病继续流行,新病不断出现的状况,过去认为水禽抵抗力强、疫病少的观点逐渐被改变。以往水禽病仅有鸭瘟、小鹅瘟、大肠杆菌病等少量常见病,但近年来,出现了很多新的烈性传染病,如:副粘病毒病、禽流感、出血性坏死性肝炎、传染性浆膜炎等;此外,一些发生于鸡的支原体病、传染性法式囊炎也能传染鸭或鹅,并有上升趋势;还有不少寄生虫病、中毒病、营养代谢病以及应激性因素都对水禽的养殖带来严重影响。 其中,鸭出血性卵巢炎尤其值得关注。据广东佛山科技学院王政富副教授介绍,2010年6月以来,我国自北向南主要在白羽种鸭和蛋鸭中发生一种以突发产蛋急剧下降为特点的疾病,种鸭普遍发病,商品鸭感染严重,因其主要病变为卵泡变性,卵泡膜充血、出血,卵巢萎缩,故将该病称之鸭出血性卵巢炎。经研究,初步认为由鸭黄病毒感染所致,是一种新的鸭传染病。采用自家灭活组织水苗紧急免疫,效果好差不一。大型种鸭场须积极研制灭活油乳苗进行主动免疫。 传播途径多种多样 对水禽而言,其疫病传播的途径往往是多种多样。中国农大动医学院张大丙副教授透露,去年夏天我国鸭病较为严重,并且传播范围较广,其原因较为复杂。从季节因素考虑,可能是蚊传类病毒通过蚊虫叮咬而导致的大范围传播;从发病鸭场现场发现麻雀死亡现象来看,有可能是鸟类迁移传播。 疫病防控形势严峻 据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朱国强教授介绍,有些疾病虽然在国内流行较久,但其病原已发生了变异,比如鸭病毒性肝炎;有些疾病出现了新的病原,如鸭星状病毒;过去某种被认为水禽可感染但不发病的病原,也已转变为致死性感染,比如副粘病毒病。总体而言,储主、病原的变异和毒力的增强,使得水禽疫病的防疫形势比我们想象得更为严峻。 疫苗研发相对滞后 通过疫苗免疫是最有效的防病措施之一,而当前我国水禽专用疫苗的数量和种类却极为有限。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研究员范书才表示,目前的水禽专用疫苗仅包括鸭瘟活疫苗、小鹅瘟活疫苗、番鸭细小病毒活疫苗、鸭浆膜炎灭活疫苗(1型)等。禽类兼用疫苗主要有禽流感灭活疫苗、禽巴氏杆菌灭活疫苗等,且生产厂家极少。总体而言,疫苗种类太少,并且存在安全性隐患或效力不稳定,运输、储藏和使用不方便等问题。范书才说,国内各大生物制品公司正在加大各类水禽专用疫苗的研发和应用,其中鸭瘟灭活疫苗已经取得生产文号,并通过了批签发。禽流感(H5亚型)鸭瘟二联灭活疫苗、禽流感(H9亚型)鸭瘟二联灭活疫苗、雏鸭病毒性肝炎二价灭活疫苗正在研制当中,目前进展顺利。 王政富指出,以肉鸭为例,目前大多数传染病无疫苗可用,由此给疫病防控带来极其被动的局面。 防控系统亟待完善 水禽疫病的防控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养殖的各个环节。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研究员戴亚斌认为,需要从生物安全管理、带毒情况监测、积极采取免疫、加强基础研究等环节全面开展,方能产生实效。其中,饲养条件的改善尤其值得关注,应尽可能转变粗放的饲养模式,改放养为围栏饲养,改同一地区混杂饲养多种禽类为单一品种饲养,实行全进全出,同时避免与野生水禽接触。 虽然当前我国水禽产业发展迅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水禽疫病防控体系的建设还相当落后,其重视程度不够,与产业发展趋势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张大丙副研究员结合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的调研报告进一步指出,疾病防治是广大水禽养殖户和养殖企业最为关注的环节,而近十多年来新型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不但危害水禽的健康,而且也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 因此,进一步加强水禽疫病的监测与防控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关于水禽疫病的免疫,其强度究竟应该如何?关于水禽疫苗的研制,究竟该使用多大剂量的毒株?这往往形成一种矛盾,如何掌控好这其中的平衡关系,是一门学问,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者了。 就政府层面而言,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疫病发生是其追求的目标,以宏观控制和全面掌控为主。而养殖户出于自身一时利益的考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确保不发病或少发病,由于其认识水平有限,往往认为疫苗的毒株越强、剂量越高,其效价就越好、保护力就越强。应该说,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从某种程度而言,对养殖户造成的长期伤害远远大于这一时之利。 对此,王政富副教授建议,一方面,养殖户要加强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正确合理用药,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疫病防控。另一方面,行业主管部门要降低水禽疫苗尤其是鸭用疫苗的审批门槛,这样既有利于加快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又能保障鸭群免受疫病的危害,一举双得,从而促进水禽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但需要区别对待的是,病毒性疫苗强调针对性,细菌性疫苗强调多样性。 |
上一篇:仔猪脐疝的简易手术法
下一篇:浅谈犬猫的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