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腹泻尤其是致病性大肠杆菌诱发的仔猪黄白痢是导致初生和哺乳仔猪死亡的重要杀手,同时该病极易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混感(并发或继发)。基层的小批量散养农户,由于饲养条件较差、环境卫生不佳等不良因素,使该病发生的几率显著增加。该病的防制水平直接关系到这些饲养户仔猪生产的成败,应引起广大基层养猪户的高度重视。 1 猪大肠杆菌性腹泻―仔猪黄白痢 1.1 病原特点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有菌毛(K88、K99、987P)并产生肠毒素(ST1、2,LTB)。 1.2 发生特点 幼龄常发,头胎多发;黄痢(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发生于1~7日龄仔猪;白痢(迟发性大肠杆菌病)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四季均发,在冬夏或春季温差大时易发。该病占新生仔猪消化道疾病的50%;环境较差、营养不良和气候骤变等应激因素为发病诱因。发病机理是菌毛吸附定植―产生肠毒素―腹泻。 1.3 临床症状与病变特点 1.3.1 黄痢 最急性型:生后突死,全窝死亡;急性型:突泻日重,黄色水便,干渴脱水,迅速死亡,耐过成僵猪。 1.3.2 白痢 10~20日龄居多;频繁腹泻,初黄后白;寒战叠卧,昏迷虚脱,渐瘦少死(5~6天死亡);多能自然康复。 1.3.3 病变 肠膨壁薄,内容物水样或胶冻样。 1.4 宏观流行态势与发生新特点 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高、流行范围越来越广;畜禽发病日龄越来越大、临床症状越来越重;新的致病血清型持续增多且毒力日渐增强;耐药菌株越来越多且耐药性产生的速度越来越快;药物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可选择的药物品种越来越少;常规标准株疫苗免疫效果越来越不稳定;并发与继发感染日渐上升。 1.5 发生的主要原因 滥用药物(治疗与饲料添加)造成强大的药物选择压力;巨大的宿主群体及群体间的交互流动和较低的(不科学的)饲养管理与防病水平为大肠杆菌提供了更多的繁殖和选择进化机会;苗不对型;饲养外环境中病原密度过大且持续存在。 1.6 防制 1.6.1 加强日常消毒和卫生管理,将饲养外环境中的病原密度保持在最低水平。 1.6.2 开展病原监测,为饲养外环境的洁净度提供科学标准。 1.6.3 采用免疫为主、药防为辅的防制方针。 1) 常规疫苗可分为多价现地株灭活苗、多价菌毛亚单位苗两大类;按佐剂类型还可分为油乳剂灭活苗、蜂胶佐剂灭活苗、铝胶佐剂灭活苗和蜂胶中药佐剂灭活苗等多种剂型。多价现地株灭活苗,即分离现地株型配合标准株制作多价苗,并随时把握现地株的动态变异情况及时分离鉴定加入苗中。此类苗应用较为广泛,而且免疫效果确实,为当前预防该病的重要苗种。上述苗型中以蜂胶和蜂胶中药佐剂灭活苗效果最佳。多价菌毛亚单位苗,即通过一定的方法提取常见数种血清型菌株的菌毛加佐剂而制成的疫苗。因工艺较复杂应用范围较小。 2)基因工程疫苗 目前共有3类即K88-99双价、K88-LTB双价、ST1-LTB双价基因工程苗;K88-ST1-LTB三价基因工程疫苗等,现介绍K88-ST1-LTB三价基因工程疫苗。①技术特点:本研究是辽宁省益康生物制品厂与有关单位合作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ST1、LTB、K88三段基因分别克隆后融合插入质粒载体转化工程菌而制成的三价基因工程疫苗。该基因工程疫苗从中和肠毒素和防止细菌黏附(定植)两方面来预防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致病作用。我厂对大肠杆菌致病性进行深入研究,经研究表明,大肠杆菌能产生外毒素(ST1、LTB),该毒素可激活肠上皮细胞的腺苷酸(CGMP)的产生,使细胞分泌亢进,发生腹泻和脱水。我厂基于此种致病机理,选取大肠杆菌基因片段中的ST1、LTB、K88作为抗原,并运用生物学技术去除ST1、LTB的毒性,成功地研制出猪大肠杆菌病ST1-LTB-K88三价基因工程菌苗。该苗是运用当今先进的研究手段及生产工艺经科学配方组合而成。目前已申报国家专利。②特点:安全、高效,无毒副作用,免疫保护期长,使用方便;免疫保护谱宽,国内首创;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把表达ST1、LTB、K88的目的基因连接起来,插入载体,成功构建基因工程菌株,技术含量高;仔猪通过吃初乳获得被动性免疫,所产生的抗体即可中和肠毒素,还可阻止细菌黏附。③用法与用量:预防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仔猪黄痢和白痢,用于妊娠母猪和初生仔猪。未经本疫苗免疫过的初产母猪,于产前30~40天和15~20天,各注射1次,每次肌肉注射5毫升/头;经本疫苗免疫过的经产母猪,于产前15~20天肌肉注射5毫升/头;未经免疫的母猪,其新生仔猪2毫升/头。④实际应用概况:本基因工程疫苗通过现场实际应用,在辽宁省应用40万头份、吉林省20万头份、黑龙江省16万头份、北京11万头份、河南省12万头份、河北省13万头份、山东省15万头份,平均免疫保护率达92.46%。安全可靠,效果确实,对仔猪黄白痢均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3)科学的药物防制 应开展药敏试验,选择数种敏感药物交替使用。在药物使用顺序上应坚持先“一线”后“二线”的原则。 致病性大肠杆菌是条件致病性因子,在动物机体健康的条件下,机体的抵抗力尤其是消化道黏膜非特异性的防御能力和微生态系统可抑制该病原的过度增殖而防止腹泻的发生。但由于各种不利因素(如气候骤变、寒冷、潮湿、营养不良、转群、长途运输等)造成机体消化道微生态系统失调和黏膜非特异防御能力下降时,致病性大肠杆菌就可乘虚而入大量增殖产生肠毒素导致腹泻,同时该病还可与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轮状病毒引发的病毒性腹泻发生并发或继发感染,导致多重感染造成仔猪大批发病和死亡。 |
上一篇:猪病毒性腹泻的免疫防控
下一篇:生产母猪免疫程序制订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