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奶牛生产中,其繁殖力直接关系到奶牛生产水平的高低。奶牛的繁殖力受到遗传、营养、环境和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随着现代育种水平的提高,日粮营养已成为提高奶牛繁殖力关键因素。本文笔者就奶牛繁殖力与日粮营养的关系论述如下。 1、蛋白质营养与奶牛繁殖力 蛋白质不仅是畜产品(牛奶等)的主要成分,而且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可作为机体新陈代谢催化剂的酶,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参加免疫的抗体,具有调节新陈代谢作用的激素等。日粮蛋白质水平对奶牛的繁殖具有重要的作用。蛋白质缺乏不但影响发情、受胎和妊娠,并由于使日粮适口性下降而导致体重降低,直接或间接影响奶牛的繁殖。在大多数情况下,奶牛繁殖力下降是由于日粮蛋白质水平过高而引起。奶牛生产者为增加产奶量和养殖的经济效益,经常饲喂高蛋白日粮,特别是在产后阶段,但饲粮DM中粗蛋白质超过l9%,会增加空怀天数,延长产后第一次的排卵时间,降低受胎率。蛋白质含量为20%~23%的日粮与12%~15%的日粮相比,前者降低子宫内pH并增加血液中尿素水平,改变子宫内液体的组成。Anderson等指出,由于蛋白质采食量增加,提高了组织中的氨的浓度,降低了免疫系统的功能,延长了子宫的自净时间。泌乳早期饲喂l9%~20%蛋白质饲粮会降低血浆中孕酮浓度。Ferguson等认为,用两种含粗蛋白质均为18%的日粮饲喂奶牛,由于蛋白质的瘤胃降解率不同,当日采食量发生改变时,则可提供的瘤胃降解蛋白质和瘤胃非降解蛋白质不适合,导致瘤胃利用氮和小肠利用氨基酸的不平衡,并进而影响繁殖。瘤胃降解蛋白质的比例越大,妊娠的机率越小,这种趋势在老年牛中更为明显。Butler认为高蛋白日粮由于提高了BUN浓度,使子宫分泌物中尿素含量增加,改变了发情周期中的黄体期子宫分泌物的镁、钾和磷的浓度,降低了子宫的pH,尿素浓度和子宫pH的变化使子宫内膜细胞分泌大量的PG 和PGE2,PG 抑制了孕酮的作用,干扰孕酮对子宫微环境的调节作用,使胚胎处于非最佳的子宫内环境,影响了胚胎的发育与存活。泌乳牛采食高蛋白质含量的饲粮,必然引起子宫分泌物pH以及某些离子浓度的改变,但这种情况主要发生于黄体期而非卵泡期;这种情况也见发生于采食高瘤胃可降解蛋白的后备母牛,这样的子宫环境与低的繁殖性能有关。采食高蛋白质的饲粮可使血清氨、尿素浓度升高,升高的程度依赖于瘤胃可降解蛋白质与瘤胃可降解碳水化合物之间的平衡;而奶牛血清,奶中尿素氮的增加与其繁殖能力的降低高度相关(Wittweret a1.,1999)。日粮中过量的蛋白质对繁殖的负作用的解释,目前有三种理论(1)氮代谢的有毒副产物(氨和尿素)可能会损伤精子、卵子和胚胎,造成受精率下降。高浓度的BUN会降低子宫内pH值和影响前列腺素的合成,过高的BUN还能减少促黄体素与卵巢受体的结合,导致血清中孕酮浓度降低和受精率下降;(2)日粮的能量和蛋白质的不平衡会影响代谢效率。该理论认为,在过高的蛋白质水平下,牛体为了排泄过量的氮,必须消耗额外能量,可能造成能量负平衡,引起延迟排卵、受精率和血浆孕酮水平的下降;(3)氮代谢的有毒副产物或能量利用效率可能改变了促性腺素和孕酮的分泌。这三种作用可单独、同时或协同作用。因此,生产中应(1)对于奶牛应根据体重、生理阶段和产奶性能等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蛋白质水平;(2)注意选择过瘤胃蛋白质高,而瘤胃降解蛋白质低的蛋白质饲料原料用于配制精料补充料,如选用菜籽粕等;(3)保证饲粮可供给适当的可降解碳水化合物,使之与瘤胃降解蛋白质有适当的平衡。NRC(2001)推荐的高产奶牛日粮的蛋白质水平为18%~19%;泌乳期奶牛日粮蛋白中必须含有不低于30%的非降解蛋白,高峰期为38%~40%,干奶期可以降低到25%。 2、日粮能量浓度与奶牛繁殖力 张拴林等(2004)奶牛的繁殖力受日粮中能量水平的制约,能量不足和过剩都会对繁殖力产生不利影响。能量不足通常发生在饲料质量低劣、限制饲养、产后泌乳初期及高泌乳量等条件下,以产后初期最为常见,这是由奶牛产后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奶牛在产后,产奶量逐步增加,使泌乳所需营养也逐步增加;而对采食量的反应应答迟缓,当出现能量负平衡时,为保证泌乳对能量迅速增加的需要,奶牛必然动用体能的贮备,引起体况的下降,不利于LH的分泌,奶牛血清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也降低,影响了卵泡细胞的发育,从而阻止了排卵,影响繁殖力。最严重的能量负平衡状况约在奶牛产后30天左右出现,此时大概也是奶牛产后的第一次排卵时间(Butler,2000)。Butler等实验表明,产犊前情况好(产犊前1-2周体况分超过4.0)并不影响总体繁殖性能,但体况过好的母牛产后第一次配种受胎率一般较低,这是因为干奶期肥胖的母牛,泌乳早期的干物质采食量降低,使产后体况分降低严重而影响繁殖力。产后头5周体况分下降不到0.5分的母牛,第一次配种受胎率为65%,体况分降低0.5-1分和1.0分以上的牛,产后第一次配种受胎率分别为53%和17%。Imakawa报道,当产后初始体重下降20%~24%时,母牛发情周期终止,卵巢静止。如果分娩前奶牛体况过肥,则其产后食欲降低和发生能量负平衡的程度要比产前体况适中的奶牛更为严重,此时奶牛动用更多的体储脂肪用于产奶的能量需要,结果是在肝脏累积大量的丙酮,它是导致产后至第一次排卵有更长的时间间隔以及繁殖率低的重要原因。能量负平衡的程度依赖于采食量,但通过增加精料的采食量来增加能量显然是有限的。有效选择是通过增加脂肪的含量以提高饲粮的能量浓度来减少奶牛采食饲料的限制,尽量满足奶牛产奶对能量的要求,可减轻能量负平衡的程度,提供合成孕激素的前体物——胆固醇,增加孕激素的浓度,刺激卵泡发育,保证奶牛良好的繁殖性能。日粮中添加脂肪酸钙可以减少体内的脂肪动员,抑制奶牛产后体重减轻,保持良好的体况,从而提高受胎率。Boodiolu(1993)研究发现,饲喂脂肪酸钙的母牛一次情期受胎率从61%提高到87%。Schneider(1998)等研究表明,饲喂脂肪酸钙母牛一次情期受胎率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17.4%,母牛受胎率提高了14.5%。美国Chalupa(1991)报道在奶牛泌乳盛期添加脂肪酸钙500克以内/头·天,产后一次情期受精率提高20%。一般情况下,奶牛日粮中的粗脂肪含量应控制在7%。 |
上一篇:肉牛引种注意事项
下一篇:獭兔养殖如何选种与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