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养猪业虽然发展迅猛,但猪场新病不断出现,旧病净化艰难,混合感染增多,使得诊治十分困难。 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猪瘟、伪狂犬、乙脑、细小病毒病等疾病是目前困扰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疾病。健全生物安全体系,精细管理,合理免疫,科学保健,发病后早隔离、早确诊、早治疗,是如今较为有效的防治措施。然而在治疗猪病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五个方面,即诊断不准,胡乱治疗;加大药量,引发中毒;使用违禁药物,破坏免疫力;注重针剂治疗,不会口服给药;偏信一针见效,治疗没有耐心。 诊断不准 胡乱治疗 规模化猪场和猪群发病大多是传染病,进行早期准确诊断是科学防控的前提,错误诊断容易贻误防治良机,造成更大的损失,尤其是对急性、恶性传染病的早期诊断更为重要。 对病毒性疾病进行早期准确诊断后,要及时进行疫苗预防,即紧急接种。对细菌性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后,要及时进行药物拌料或饮水预防。为预防和治疗细菌性传染病,防止病毒性传染病继发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或中药都是必要的。预防和治疗都要按照规范进行,不可盲目进行。 加大药量 引发中毒 导致药物用量加大的主要原因有五点:认为药量越大效果越好、推测药物含量不足、同种药物口服和肌注用药同时进行、同时选用商品名称不同的同一种药物、错误计算药物用量。 许多人常常把“mg/kg”当做每公斤体重用药多少毫克进行注射治疗,把“ppm”当做每吨饲料配药多少克药物进行拌料。 猪的每日采食量一般占其体重的5%,饮水加药应为饲料加药量的1/2。如猪内服诺氟沙星剂量为10mg/kg,2次/天。换算成混饲给药浓度即为每吨饲料用药量为400克,即400ppm。饮水用量为200g/1000kg,即200ppm。 此外,包装标识不清楚,使用药物称量不准确。拌料或饮水用药混合不均匀,饮水用药不溶解,混合用药发生反应,也常会引发治疗中毒。 使用违禁药物 破坏免疫力 保护动物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是动物医学中疫病防治的关键。猪病防治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握这两点。 毒性强、易破坏动物免疫能力、影响食欲的药物,要禁止或限制使用。如:利巴韦林要禁用,地塞米松要限用。 注重针剂治疗 不会口服给药 猪病防治要以口服给药为主,还可采用灌肠给药,必要时再采取注射给药,这即省时、省力,更能减少对猪群的应激。 预防疾病更要以拌料给药为主,治疗要以饮水给药为主。 偏信一针见效 治疗没有耐心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是病情发生的特征,“三分治疗七分养”是疾病治疗的原则。 猪病治疗要达到一定的疗程,不可求速效,要有耐心。一个疗程至少为3天,治疗3~5天,预防7~10天。 治疗要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兼顾治标。治疗上勿求特效,过于特效的药物一般副作用大,易反复,而且反复后易加重病情,导致死亡。 发生传染病时一定要通盘考虑,力保大群,减少损失。只要诊断准确,治疗方案得当,耐心努力,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就会很快看到治疗效果。 另外,猪病并非都要治疗,无须治疗的情况主要有五种,即急性、恶性传染病,无法治疗的,治疗费用过高的,治愈后无利用价值的,治疗过程费工、费时的。 |
上一篇:猪场猪群免疫接种应考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