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规模化肉牛场疫病流行情况和防疫方面存在的问题、缺陷,利用现代养肉牛在疾病控制中应该充分体现的新理念和系统论的观点,提出在饲料营养、消毒、环境处理、动物免疫、福利保健、治疗、实验室检测、重大事件应急处理等九个方面密切配合,构建有效的防疫体系。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养肉牛业表现尤为突出。良种改良和推广、市场的逐步完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加入世贸组织等使得人们对食品的安全倍加关注,养殖业生产模式由过去的农户小规模向大型的、集约的工厂化生产模式转变。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疾病的困扰,工厂化养殖由于人为的创造环境,饲养密度的加大、营养的限制、引种的频繁、防疫体系的缺失等使得许多规模化养殖场疾病层出不断,效益低下甚至倒闭。同时也由于大量使用抗生素等,造成药物残留,使得肉品安全成了一个主要问题。笔者依据近年来疾病发展的态势,结合本人生产实际中的亲身体会,就规模化肉牛场如何有效建立防疫体系浅谈一些看法,以资同仁商讨。 1 规模化肉牛场当前疫病流行特点及防疫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规模化肉牛场目前肉牛病流行表现出许多新趋势和特点,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1.1 病原混合感染使得疾病临床表现复杂而不再单一化 多因子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使得临床表现症状没有诊断特异性,继发感染和协同感染使得诊断在没有实验室协同分离的情况下困难重重,经验兽医已很难对病原定论。如今年在全国南方地区流行的无名高热就是最为典型的一种。目前国内这种混合病原性病种主要有肉牛断奶后全身消瘦综合症、萎缩性鼻炎、喘气病、弓形体病等。 1.2 隐性感染带毒增加,症状非典型化 如非典型性肉牛瘟、肉牛肺疫等,这主要是由于抗菌素等的长期使用,疫苗质量以及使用不当等因素造成。 1.3 发病年龄提前或延后,如仔肉牛红痢、魏氏梭菌病等。 1.4 烈性传染病暴发周期缩短,出现不可预测性,同时潜伏期加长,表现为没有规律性 新的疾病不断增加出现,从过去的地方性流行到现在的四面开花式流行。典型的如口蹄疫由过去的10a流行到后来5a、3a流行到现在的无规律性,潜伏期也由过去的1~2d表现为现在的更长,流行趋势也是型号各异、来源都无法分析。 1.5 规模化肉牛场呼吸道疾病和繁殖系统疾病已成为最大的心头之患 如圆环病毒、喘气病、伪狂犬、蓝耳病、链球菌、胸膜肺炎等已经在多数场子出现并呈混合感染之势。 面对以上这种疾病流行的新趋势,当前一些规模化肉牛场由于在体制运行、生产管理、防疫措施和技术等方面存在滞后、信息不灵、行业缺乏沟通以及对疾病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等因素,使得疾病频繁出现而无法有效控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分析之,主要在防疫中存在以下缺陷和问题: 1.5.1 缺乏防范意识,对引种时引入的后备肉牛没有进行彻底隔离观察和有效的病原检测就直接进入生产区投入生产。这个问题在许多肉牛场实际出现,有的肉牛场就根本没有隔离设施或有也没有得以应用,多数肉牛场引种更谈不上进行病原的检测。有些肉牛场由于没有完整的后备肉牛舍,把引进的后备肉牛和育肥肉牛放在一起饲养,这样引入的后备肉牛如果自身带毒或者在运输过程感染带毒进入肉牛场,那么疾病的发生迟早是必然。 1.5.2 缺乏超前防控意识,对后备、初产母肉牛发生的疾病持续感染重视不够。一些肉牛场虽然没有大规模繁殖障碍疾病出现(如:蓝耳、伪狂犬、圆环等),但是散发性持续不断,由于没有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所以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没有及时对肉牛群进行有效净化,使得新引入的后备肉牛在发生持续感染后向外排毒,成为一个有效的帮手,从而使得疾病无法根除。 1.5.3 缺乏严格管理意识,片面强调人性化管理,没有对肉牛场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有些大型肉牛场对自己单位建立的食堂行同虚设,实行对外承包经营,随意在市场采购肉类。有的肉牛场则是员工随意回家吃饭休息,人员随意出入,甚至有些技术人员还兼职一些个体户、饲料公司、搞药品推销等,回来后不经隔离消毒随意进入生产区,这样的管理体制势必引来大祸临头。 1.5.4 缺乏监控意识和有效的检测手段,不能将临床和实验室诊断有机结合,出现误诊。同时由于缺乏了解,不能对疫病做出及时预报和有效的防范。许多肉牛场只认眼前利益,认为实验室的建立运行成本高,短时间也看不出明显的效益,所以不舍得花钱建立实验室,兽医临床诊断只是在感性的判断和经验中徘徊。许多新建肉牛场都是年轻兽医主事,临床经验浅薄,往往造成误诊,延误时机。同时也由于对预防兽医缺乏了解,疾病档案、疫病诊断记录等不全,不能对疫病危险及时做出预报,更不用说对策,所以造成疫病来临时,束手无策。 |
上一篇:消除免疫脆弱是解决猪病的关键
下一篇:关于仔猪调运死亡原因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