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鸭传染性浆膜炎 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原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家鸭、家鹅、火鸡和多种家禽和野禽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临诊表现特点为困倦,眼与鼻孔有分泌物,绿色下痢、共济失调和抽搐。病理变化特点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 流行病学 1~8周龄的鸭对自然感染均易感,但以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 六、犬等动物的传染病 1、兔病毒性出血症(RHD) 俗称“兔瘟”,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兔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呼吸急促和猝死,气管及肺出血,并伴有其他组织器官淤血和出血。 病原 兔出血症病毒为杯状病毒科兔瘟病毒属。RHDV能高度凝集人O型红细胞,能轻度凝集绵羊、鸡、鹅的红细胞,可被耐过兔和RHDV免疫血清所抑制。 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 自然感染只发生于家兔和野兔。2月龄以下的仔兔在自然感染下一般不发病,主要发生于2月龄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患病兔是主要传染来源。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可经皮肤伤口和眼结膜感染。此外人、野鼠、狗、猫、禽也能机械传播本病。 症状 约5%~10%患兔鼻孔流出鲜红泡沫状血液。肛门和粪球有淡黄色胶样物附着。孕兔发生流产和死胎。 诊断 从本病仅发生于2月龄以上的青年兔、成年兔,有高度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而2月龄以内的幼兔发病少,哺乳仔兔不发病等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以神经症状、肛门沾有淡黄色胶样分泌物、气管出血、肺瘀血和有鲜红出血斑以及肝肾肿大出血等为特征可作出初步诊断。 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琼脂扩散试验(ID); 防制 抗兔瘟血清对早期发病兔的病情有缓解作用,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1~2ml,连续2~3次,有一定治疗效果。 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免疫程序为未经免疫过的母兔群的仔兔可在20~30日龄时首次免疫,半个月后加强一次,以后每过半年免疫一次。应用的疫苗有兔瘟同源组织灭活苗或兔瘟和巴氏杆菌二联灭活苗。 2、犬瘟热 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犬和毛皮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双相热,眼、鼻、消化道黏膜炎症,以及卡他性肺炎、皮肤湿疹和神经症状。 病原:犬瘟热病毒属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 流行病学:易感动物 在自然条件下,犬科动物(犬、貉、狐、豺、狼等)和鼬科动物(雪貂、水貂、黄鼬、水獭、紫貂、獾等)最易感,浣熊科动物(浣熊、白鼻熊等)也有感染的报道。幼犬(貂)发病率可达90%以上,病死率为30%~80%。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传染来源主要是病犬和病兽及带毒动物,经消化道传染,也可经呼吸道传染,还可通过阴道分泌物传染。 症状:犬 双向热,眼、鼻流出浆液性分泌物,似感冒状。发生结膜炎或角膜炎,具有脓性眼眦。咳嗽,打喷嚏,流浆液性,甚至脓性鼻汁;呕吐、下痢,粪便恶臭,混有黏液或血液。有时可见皮肤表面有红斑、丘疹,足掌和鼻翼皮肤增厚。 病至后期,有时病犬出现神经症状,如阵发性痉挛、共济失调、转圈、惊厥或昏迷,偶有后躯麻痹,本病的致死率高达30%~80%,如有继发感染,致死率更高。 防制:麻疹疫苗以及犬瘟热、狂犬病二联苗,犬瘟热、犬传染性肝炎二联苗,犬瘟热、传染性肝炎、病毒性肠炎、副流感、狂犬病五联苗等。 预防接种时,为了防止母源抗体的干扰,一般仔犬在6周龄时首次免疫,8周龄时二免,10周龄时三免,以后每半年免疫一次,母犬配种前15d加强免疫一次,具体免疫程序要根据每种疫苗的使用说明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