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免疫接种注意事项: ⒈预防接种应有周密的计划; ⒉应注意预防接种的反应; ⒊几种疫苗的联合使用; ⒋合理的免疫程序。 二十七、制定免疫程序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⒈当地疾病的流行情况及严重程度; ⒉母源抗体的水平; ⒊上一次免疫接种引起的残余抗体水平; ⒋家畜的免疫应答能力; ⒌疫苗的种类和性质; ⒍免疫接种方法和途径; ⒎各种疫苗的配合; ⒏对动物健康及生产能力的影响。 二十八、预防接种后的反应: ⒈正常反应:是指由于制品本身的特性而引起的反应,其性质与反应强度随制品而异。 ⒉严重反应:程度较重或发生反应的动物数超过正常比例。原因是:生物制品质量较差;使用方法不当,如接种剂量过大,接种技术不正确、接种途径错误等。 ⒊合并症:指与正常反应性质不同的反应。主要包括:超敏感—血清病、过敏休克、变态反应;扩散为全身感染;诱发潜伏感染。 二十九、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 ⒈疫苗因素;⒉疫苗保存与运输;⒊免疫程序;⒋免疫接咱方法;⒌动物因素。 二、人畜共患病 1、口蹄疫概述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诊特征是在口腔黏膜、四肢下端及乳房等处皮肤形成水疱和烂斑。成年动物多取良性经过,幼龄动物多因心肌受损而死亡率较高。我国民间俗称本病为“口疮”、“蹄癀”。 病原:口蹄疫病毒属于微RNA病毒科中的口蹄疫病毒属,口蹄疫病毒分为7个血清型,即A、 O、 C、 SAT1、 SAT2、 SAT3(南非1,2,3型)及Asia I型(亚洲I型)。各血清型间无交叉免疫现象,但各型在发病临诊症状方面的表现却没有什么不同。每一个血清型又包含若干个亚型,同型各个亚型之间也仅有部分交叉免疫性。口蹄疫病毒在流行过程中及经过免疫的动物体均容易发生变异,即抗原漂移,故口蹄疫病毒常有新的亚型出现。口蹄疫亚型已达到80多个,我国主要是A、O和亚洲I型,欧洲主要是A、O型,均以O型多见。 乳鼠对本病毒非常敏感,是最好的实验动物,一般用3~5日龄(也可用7~10日龄)的豚鼠,皮下或腹腔接种,于16~30h内死亡。 病毒对酸和碱都特别敏感, 2%~4%氢氧化钠、3%~5%福尔马林溶液、5%氨水、0.2%~0.5%过氧乙酸或5%次氯酸钠等均为口蹄疫病毒良好的消毒剂。 流行病学:自然条件下口蹄疫病毒可感染多种动物,偶蹄目动物易感性最高,易感性的高低顺序依次为黄牛、奶牛、猪、羊、鹿、骆驼。幼龄动物易感性大于老龄动物。 患病动物及带毒动物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 口蹄疫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一经发生往往呈流行性,在牧区,多呈现大流行。 口蹄疫流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本病没有严格的季节性。如在牧区的流行特点,往往表现为秋末开始,冬季加剧,春季减轻,夏季基本平息。在农区这种季节性表现不明显。 临诊症状: 牛 潜伏期一般2~4d,最长可达一周左右。病牛体温升高达40~41℃,流涎,口腔出现水疱,水疱破溃形成红色糜烂,水疱破裂后,体温降至正常;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上发生水疱,并很快破溃,出现糜烂。病畜站立不稳,跛行。乳头皮肤有时也可出现水疱,很快破裂形成烂斑。 本病一般多呈良性经过,病死率一般不超过3%;恶性口蹄疫,病死率高达20~50%,主要是病毒侵害心肌所致,尤以犊牛多见。孕牛可发生流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