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肉鸡业生产现状及后市展望 (一)肉鸡业生产现状 1总体情况 2007年我国鸡肉1062万吨(FAO)占禽肉产量的71%,占肉类产量的15%,占全球鸡肉产量的14%。 进口鸡肉的国家达200个,我国的出口市场只有10多个国家,日本、欧盟、东南亚、俄罗斯等,与美国、巴西、泰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2007年全国牧业产值16124.9亿元。中国农业年鉴家禽饲养是我国畜牧业中的第二大产业,2007年我国畜牧业总产值1.61万亿元,农业2.47万亿元,占33%(中国农业年鉴)。 2快大型白羽肉鸡 中国畜牧业协会推算:目前全国最大的10家黄羽肉鸡育种公司年提供父母代种鸡约3000万套,约占全国需求量的75%;最大的30家黄羽肉鸡父母代种鸡公司,年存栏父母代种鸡约3600万套,约占全国需求量的90% 2007年我国饲养黄羽肉鸡约40 亿只,产肉量约为360万吨,占全国鸡肉总产量的34%以上 ,约占全国禽肉产量的24%,占肉类总产量的4.5%。 3我国黄羽肉鸡生产情况 世界白羽肉鸡父母代生产量每年约为43000万套,推算出祖代应为860万套(推算时每套祖代鸡可生产父母代鸡50只)。 中国祖代鸡数量约占世界总量的10%,与中国的产肉类比例相符。 白羽快大型鸡+黄羽肉鸡+淘汰蛋鸡+肉杂鸡淘汰蛋鸡约12~13亿只,产肉量约150万吨。 4 其他鸡肉 年蛋鸡饲养量15~16亿只,淘汰70~80%,年淘汰蛋鸡12~13亿只,每只淘汰蛋鸡平均体重(洋鸡+土种鸡)1.5KG全净堂率80%,故年淘汰蛋鸡产肉量=144-156万吨,平均180万吨。 2006年末全国禽肉产量前9位的省份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8%。 5肉鸡生产信息监测统计 2009年上半年肉鸡出栏情况估计 肉鸡饲养成本构成表(见下表)中所列数据均为当月监测户出栏后的统计结果。 (二)后市展望 到2007年末,全球肉类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鸡肉由1992年的24%提高到31%,超过牛肉上升为第一位,牛肉由原来的31%下降为24%,猪肉仍保持在20%左右。中国牛肉、鸡肉消费比重低,猪肉高,禽肉增长仍有空间。 肉类生产结构 猪肉 牛肉 羊肉 禽肉 世界 38.4 23.6 4.7 30.1 中国 64.0 8.0 5.0 21.0 美国的人均禽肉消费量达到52公斤,占肉类消费量的62%,巴西为35公斤,占肉类消费量的50%。 二、我国肉鸡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瓶颈问题 (一)资源问题 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畜牧养殖用地的限制更加严格,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知识层次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力成本有所上升饲料资源短缺。2007年进口大豆3082万吨,鱼粉97万吨。2007年全国配合饲料产量9319万吨,其中肉禽料占比重最大,为3270万吨,占35%。 对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的过度追求导致肉品质下降,肉鸡产业应从数量型的发展逐步转向数量和质量型并重。 农药和兽药的不合理使用和环境污染,造成畜产品中农药、兽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导致食品安全隐患。 (二)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 空气污染,有害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碳、氮、磷的污染,金属元素污染。 1999年全国猪、牛、鸡粪便排放总量达19亿吨,COD、NH3-N、TN、TP流失量分别为797、156、407和46.76万吨,超过当年全国工业废水COD排放量的692万吨和生活污水COD排放量的697万吨。 (三)肉类生产环境、生态问题 畜禽舍小环境对畜禽饲养的影响,减少抗应激、提高免疫力,品种一样,饲料差异不大,饲养效果差,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羽肉鸡育种表现出小区域、小规模特色,缺乏长远规划,难以满足集约化大规模养鸡生产的需要。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品质育种关注不够。 (四)品种问题 白羽肉鸡育种的策略:从头来-高起点-公司兼并。 (五)鸡肉产品加工 世界肉鸡的平均深加工程度为20%,我国肉鸡深加工程度较低,只有5.8%,发展潜力较大。 我国肉品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畜肉,鸡肉品质、风味形成等缺乏系统研究。黄羽肉鸡冷鲜肉市场潜力较大。 (六)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小规模大群体。由分散的小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饲养转变是我国家禽业生产的发展方向。 三、大中型肉鸡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应扮演的角色 企业不断成长,涌现出一些国内知名的企业如温氏公司等。中国是肉鸡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有实力的国际知名企业不多。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很多企业技术力量薄弱, 2006年以来Avigen等开展了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我国多在单基因或标记水平上对特定性状进行研究。加强产学研联合品种的贡献40%。重视育种工作。立足眼前,着眼长远,担负起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环境问题重要。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疾病要注意治本。不能再走低成本扩张的路子。建设现代标准化企业,提高企业诚信,保证品种和产品质量、食品安全。
|
上一篇:肉蛋价格走高原因分析
下一篇:2010年上半年生猪市场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