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兽医学在历史上曾对保障畜牧业的发展做出过贡献﹐对一些国家兽医学的发展产生过影响。其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起源 中国兽医学的起源可追溯到野生动物被驯化为家畜的时期。约在1万年以前﹐人类在开始发展畜牧业的同时﹐便开始了对家畜疾病的斗争。火和石器﹑骨器被应用于战胜人畜的疾病﹐导致了温热疗法﹑针灸术以及其它外治法的起源。内蒙古多伦县头道洼新石器遗址中出土的砭石﹐经鉴定就具有切割脓疡和针刺两种性能。中国最早的药物以植物为主。兽医药物一般认为是在人体用药的基础上﹐加上对动物的直接观察而开始被应用的。中国在原始社会已出现家畜圈养。如陕西半坡和姜寨遗址(属仰韶文化)都发现有用细木柱围成的圈栏﹐其中堆积有很厚的畜粪。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的畜牧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且说明当时也已有了一定的关于家畜卫生防护的知识。 早期发展 中国兽医技术的早期发展与马以及猪﹑羊等家畜的用途日受重视有关。殷商时因马已用于拉车和骑射而开始注意马病。如甲骨文中便有“贞多马亚﹐其 (有) ”等字句﹐其中“亚”读为“恶”﹐是马有疫病的卜辞﹔同时还有人畜通用的病名﹐如 (体内寄生虫)﹑ (齿病)等。当时猪圈﹑羊牢﹑马厩的出现﹐反映了对家畜护养的进步。此外﹐甲骨文中还发现有“ ”等牡猪的象形字﹐其字形中象征生殖器的笔划是断离的﹐许多学者释为去势的公猪﹐说明当时已有原始的阉割术。 从西周到春秋﹐中国兽医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据《周礼。天官》记载﹐西周时已设有专职兽医诊治“兽病”和“兽疡”﹐并已采用灌药﹑手术及护养等综合医疗措施。在家畜去势术方面﹐有关文献记载的有“豮”(指去势的公猪)和“攻特”(即騬之﹐指马去势)等。在严重为害家畜的疾病方面﹐有“瘈狗”(指狂犬)﹑“瘯蠡”(指家畜疥癣)﹑“玄黄”(指马黄病极而变色)﹑“瘏”(指马疲不能行进之病)等。《周礼》中还有“内饔……辨(肉)腥﹑臊﹑膻﹑香之不可食者”等记载﹐可认为是肉品检验的开始。 奠基时期 从战国到秦﹑汉﹐是中国兽医学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战国时期出现专门诊治马病的马医。有关家畜疾病的记载也更多﹐如“牛疡”﹑“羸牛”(指瘦弱牛)﹑“马肘溃”﹑“马膝折”﹑“马 ”等均有出现。《晏子春秋》中还有马中暑的记述﹐说:“大暑而疾驰﹐甚(重)者马死﹐薄(轻)者马伤”。《庄子》所载“络马首﹑穿牛鼻”﹐说明当时已有穿牛鼻绳的技术。这一时期对兽医学的发展具有奠基意义的是《黄帝内经》一书的问世﹐也为中国兽医学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指导原则。汉代出现的《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又提供了中国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药学专著﹐其中提到的“牛扁(药名)杀牛虱小虫﹐又疗牛病”﹐“柳叶主马疥痂疮”﹑“梓叶捣(捣)傅(敷)猪疮”﹑“桐花主傅(敷)猪疮”等﹐都是关于兽用药物功效的记述。此外﹐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等书﹐充实与发展了前人辨证施治的原则﹐也可为兽医临证所借鉴。所有这些中国医学和药物学上的重大进步﹐都有力地促进了汉代和以后中国兽医学的迅速发展。如﹕汉简中已记载有兽医方剂﹐并开始把药作成丸剂给马内服。汉代将铁制的九针﹑金针和银针用于针灸﹐并有针药配合治疗兽病的记载。河南方城汉墓中出土有“拒龙阉牛图”﹐说明中国在1800多年前已有牛的“走法”。汉代已知用革制的马鞋(鞮)进行护蹄和为马削蹄。《汉书?艺文志》载有《相六畜》三十八卷﹐同时还出现《马经》和《牛经》﹔除《马医》外﹐还出现“牛医”等。 学术体系形成时期 汉代以后﹐中国兽医学在前阶段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体系。晋代名医葛洪在其所著《肘后备急方》中提出治六畜诸病方﹐其中有关于马驴十几种病的疗法﹐如用黄丹术治“脊疮”﹐用灸熨术治“马羯骨胀”﹐用“直肠入手”技术治“胞转”﹐并指出疥癣有虫等。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一书中的畜牧兽医专卷﹐载有家畜26种疾病的48种疗法﹐其中掏结术﹑削蹄法(治漏蹄)﹑猪羊的阉割术以及关于家畜群发病的防治隔离措施等﹐反映了当时的兽医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此后﹐兽医学专著大量涌现。先是有问世于梁代的《伯乐疗马经》。至隋代﹐关于畜病的诊治﹑方药及针灸等已均有专著。如《隋书?经籍志》就记载有《疗马方》一卷﹑《伯乐治马杂病经》一卷﹑《俞极撰?治马经》三卷﹑《治马经图》二卷﹑《马经孔穴图》一卷﹑《杂撰马经》一卷以及《治马牛驼骡等经》三卷及目一卷等。
|